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鸭子上架(鸭子上架)  拼音:yā zi shàng jià
鸭子体态肥重,脚缺乏抓握的力量,硬赶上架,情况必定很糟。比喻逼著做无法做到的事。如:「事到如今,别无他计,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国语辞典》:玉立亭亭  拼音:yù lì tíng tíng
1.形容人之身材修长而体态秀美。今多用指女子。元。乔吉〈折桂令。崔徽休写丹青〉曲:「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快心编传奇初集》第六回:「那书生风流倜傥,玉立亭亭,将来定是金马玉堂人物。」也作「亭亭玉立」。
2.形容花木等挺拔多姿。宋。赵希蓬〈南歌子。玉立亭亭树〉词:「玉立亭亭树,水澌小小池,园林遍地幻珍奇。」也作「亭亭玉立」。
《国语辞典》:窈窕淑女  拼音:yǎo tiǎo shú nǚ
体态美好又有德性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隋书。卷三六。后妃传。序》:「窈窕淑女,靡有求于寤寐;铿锵环佩,鲜克嗣于徽音。」
《国语辞典》:豹头猿臂(豹头猿臂)  拼音:bào tóu yuán bì
形容人相貌凶猛,体态健硕。《三国演义》第五回:「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
《国语辞典》:体样儿(体样儿)  拼音:tǐ yàng ér
体态、样子。如:「当军人就要有当军人的体样儿,走、站、坐、立,都得小心!」
分类:体态
《漢語大詞典》:骨重神寒
谓体态稳重,气质沉静。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王琦 汇解:“骨重,言其不轻而稳也。”
《漢語大詞典》:边式(邊式)
(1).谓装束漂亮;体态俊俏。 夏仁虎 《旧京琐记·语言》:“美曰俊,亦曰俏式,又曰边式。” 张恨水 《夜深沉》第三五回:“ 杨老板 今天穿着淡蓝的衣服,比昨天那件黑绒的更要边式的多。”
(2).谓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潇洒利落。 邓友梅 《〈铁笼山〉一曲谢知音》:“ 沙慧斌 跟 三胜 一对戏,发现这果真是个好下串,怎么打怎么得根,有他保着,又省劲又边式。”
《漢語大詞典》:阿那忽
形容体态柔美、苗条。阿,通“ 婀 ”。忽,助词。
元 杂剧曲牌名,属双调。传自 女真 或 蒙古 。 元 关汉卿 《新水令》套曲:“﹝阿那忽﹞酒劝到根前,只办的推延。桃花去年人面,偏怎生冷落了今年。”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他将那阿那忽腔儿合唱,越感起我悲伤。”
《漢語大詞典》:楚腰蛴领(楚腰蠐領)
谓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之美。 后蜀 阎选 《虞美人》词:“ 楚 腰蠐领团香玉,鬢叠深深緑。”
《國語辭典》:楚楚可怜(楚楚可憐)  拼音:chǔ chǔ kě lián
本形容松枝纤弱柔美。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孙绰)斋前种一株松,恒自手壅治之。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后用以形容姿态娇媚动人,惹人怜爱。清。杨亨《白门新柳补记。喜龄》:「虽云鬓蓬松,而意态幽閒,大有楚楚可怜之致。」或指柔弱哀悽,让人心生怜悯。《花月痕》第一五回:「荷生见说的楚楚可怜,便叹了一口气,道:『我到不是怪你。』」
《國語辭典》:品头题足(品頭題足)  拼音:pǐn tóu tí zú
评论妇女的姿态容貌。后来比喻对人事多方挑剔。《聊斋志异。卷二。阿宝》:「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也作「品头论足」、「评头品足」、「评头评足」、「评头论足」。
《漢語大詞典》:柳腰花态(柳腰花態)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宋 柳永 《法曲献仙音》词:“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