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薪尽火传(薪盡火傳)  拼音:xīn jìn huǒ chuán
本指柴薪烧尽了,而火种仍可留传。语本《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后比喻师生授受不绝、传承绵延不尽,世代相传。《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也作「薪火相传」、「薪传」。
《国语辞典》:农业推广(农业推广)  拼音:nóng yè tuī guǎng
一种教育性、服务性的工作。将农业研究机关所研发的新方法和新品种传授给农民,以期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品质提升。
《国语辞典》:师严道尊(师严道尊)  拼音:shī yán dào zūn
语本《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指师长受人尊敬,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等才会被尊重。也作「师道尊严」。
《国语辞典》:生活教育  拼音:shēng huó jiào yù
不偏于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注重实际生活的指导,使一般国民和青年的生活能适应当前的时代和环境的教育。即教与育并重,手与脑并用,文与武合一,与生活打成一片的教育。
《国语辞典》:倾囊相授(倾囊相授)  拼音:qīng náng xiāng shòu
竭尽所有交付或传授给对方。如:「老师傅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希望能将这项精致的传统技艺传给下一代。」
《国语辞典》:非人不传(非人不传)  拼音:fēi rén bù chuán
不是适当的人就不传授。《宣和书谱。卷一二。行书一。集句诗笔》:「大抵学者用笔有法,自古秘之,必口口亲授,非人不传。」
《国语辞典》:耒耨之教  拼音:lěi nòu zhī jiào
传授农业耕作的技术。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农本。国朝重农考》:「昔黄帝画井分疆,依神农耒耨之教,导生民之利,稼穑为宝,所从来矣。」
《国语辞典》:口授心传(口授心传)  拼音:kǒu shòu xīn chuán
授教者亲口传授,而受教者心中领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拣一二诚笃之人,口授心传。」也作「口传心授」。
《国语辞典》:各师父各传授(各师父各传授)  拼音:gè shī fù gè chuán shòu
各个师父的传授方法各不相同。比喻各有各的一套。《老残游记》第一三回:「各师父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
《国语辞典》:嫡传弟子(嫡传弟子)  拼音:dí chuán dì zǐ
亲自收入门下传授的弟子。如:「少林武功冠天下,嫡传弟子更了得。」
《國語辭典》:带徒弟(帶徒弟)  拼音:dài tú dì
在工作中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徒弟。如:「木雕师傅觉得年事已高,于是开始带徒弟,希望能把这项民俗技艺传下去。」
《漢語大詞典》:底授
传授,授予。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官志》:“天降纯嘏,有所底授。”
分類:传授授予
《國語辭典》:清真寺  拼音:qīng zhēn sì
回教徒礼拜的场所。基本上为有蓬的开阔场地,殿中设有朝向麦加的米海拉布和敏拜尔。寺内不得供任何偶像或供品。寺外有宣礼塔,宣礼员在塔上呼唤信徒参加每日五次的礼拜。也称为「礼拜寺」。
《國語辭典》:授艺(授藝)  拼音:shòu yì
传授技艺。如:「布袋戏老师傅开班授艺,吸引了不少有兴趣的年轻人报名参加学习。」
分類:传授技艺
《漢語大詞典》:口口相传(口口相傳)
口头传布或传授。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十翁》:“汝还世五年,传吾语於人间,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乐福;作恶者万劫不回,受无间苦。令闻此者口口相传。” 明 钱德洪 《〈大学问〉后记》:“门人有请録成书者。曰:‘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於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但在社会里, 仓颉 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