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6,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众窍
众恶
会众
众怨
众灵
民众
众相
众智
众色
众事
猥众
一众
对众
服众
故众
《漢語大詞典》:众窍(衆竅)
众多的孔穴。《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后汉书·霍谞传》:“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於鼻目众窍毛髮之状,未有不然者也。” 唐 独孤及 《对诏策》:“夫长风吹而众窍号,则大无不动,细无不应。” 唐 李子卿 《夜闻山寺钟赋》:“其发地也,众窍怒兮羣籟起,既聋山兮復噎水。”
分類:众多孔穴
《漢語大詞典》:众恶(衆惡)
指各种罪恶。旧题 汉 黄石公 《三略·下略》:“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推其源则为作俑之始,究其极几成众恶之归。”
分類:罪恶
《國語辭典》:会众(會眾)  拼音:huì zhòng
1.聚合众人。《晋书。卷三四。羊祐传》:「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2.参加集会或团体组织的人。《大法鼓经。卷上》:「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
《漢語大詞典》:众怨(衆怨)
众人怨恨;众人的怨恨。战国策·齐策五:“兵穷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 鲍彪 注:“乐与众为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白泉 以 王文成 自许,二人皆笑其妄,然不期其终以任事犯众怨,自攖其罪。”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无端而招众怨,举足而蹈危机。”
分類:众人怨恨
《漢語大詞典》:众灵(衆靈)
诸神。文选·曹植〈洛神赋〉:“邇迺众灵杂遝,命儔啸侣。” 张铣 注:“众灵,众神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羣仙毕集,众灵咸至。”
《國語辭典》:民众(民眾)  拼音:mín zhòng
泛指人民。如:「美术馆提供本地的民众免费参观。」《书经。毕命》:「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汉。孔安国。传:「用成周之民众,命毕公使安理治正成周东郊,令得所。」
《漢語大詞典》:众相(衆相)
(1).古代为卿大夫赞礼的人。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每门止一相:“惟上摈近君相礼,故别之曰君相,以殊於众相也。”
(2).佛教语。谓诸种形相。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至 瞿罗罗鹿 ,见 佛影窟 ,入山十五步,四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 宋 翁卷 《冬日过道上人旧房》诗:“已知超众相,假质任成灰。” 清 奚侗 《雾泊辽海同中冷作》诗:“一白空濛无众相,四方迷惑况诸天。”
《漢語大詞典》:众智(衆智)
众多有才智的人。吕氏春秋·君守:“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 张良 体弱而精彊,为众智之雋也。”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安得八紘罝,以道猎众智。”
《漢語大詞典》:众色(衆色)
各种色彩。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元 何中 《华盖山》诗:“川明散众色,空碧生清音。”
分類:色彩
《漢語大詞典》:众事(衆事)
众多的政务。亦泛指各种事情。汉书·王莽传上:“今众事琐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晋书·天文志上:“相者总领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国、集众事也。”妙法莲华经文句·释方便品:“依义者,若无理一,众事颠倒,悉是魔説,非復佛经。”《文史知识》1985年第5期:“ 后汉 嘉平 六年置侍中寺,以侍中、给事黄门侍郎俱管门下众事。”
《漢語大詞典》:猥众(猥衆)
众多。后汉书·儒林传序:“ 东京 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録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 宋 叶适 《忠翊蔡君墓志铭》:“故我之所以能安於僻愚,不慕势利者,我父既不以养己者责我,而又宽我儿女猥众之忧故也。” 章炳麟 《文学总略》:“诚以文笔区分,文选所集,无韵者猥众,寧独诸子。”
分類:众多
《國語辭典》:一众(一眾)  拼音:yī zhòng
1.一群。《九命奇冤》第六回:「这里海顺带著一众无赖,恣意蹂躏一番,撇下了空棺,一哄而散。」
2.俗称一个和尚。《西游记》第二○回:「三藏道:『多蒙老施主不叱之恩,我一行三众。』老者道:『那一众在那里?』」
《韵府拾遗 送韵》:对众(对众)
宋书刘康祖传班师尉武戎律靡忒对众以寡歼殄大半
分类:对众
《漢語大詞典》:服众(服衆)
使众人心服。 沙汀 《淘金记》十八:“对!对!也要这样才能服众!”
《漢語大詞典》:故众(故衆)
旧部。后汉书·公孙述传:“招其故众,因欲取 荆州 诸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