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任教  拼音:rèn jiào
担任教学的工作。
《國語辭典》:进兵(進兵)  拼音:jìn bīng
军队向前推进。《战国策。东周策一》:「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三国演义》第五回:「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
《國語辭典》:使命  拼音:shǐ mìng
1.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
2.应负的责任。如:「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担负起发扬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
《國語辭典》:要务(要務)  拼音:yào wù
重要的事务。《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汉书。卷七五。翼奉传》:「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
《漢語大詞典》:先遣
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队伍或人员)。如:先遣队;先遣部队。
《國語辭典》:纲领(綱領)  拼音:gāng lǐng
1.总纲要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覈为美,不以深隐为奇;此纲领之大要也。」《红楼梦》第六回:「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
2.政党或团体的工作目标及行动步骤。如:「建国纲领」。
《國語辭典》:布置  拼音:bù zhì
分布安排。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布置物类,撮题近意,故小券短书,号为疏也。」《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虽然收管,却未上刑具,不过监里的一间空屋,听他自己去布置罢了。」也作「布置」。
《國語辭典》:军务(軍務)  拼音:jūn wù
关于军队的事务。《三国演义》第一○回:「谦大喜,使人来小沛,请刘玄德商议军务。」也称为「军事」。
《國語辭典》:出车(出車)  拼音:chū chē
1.出兵、出征。晋。左思〈吴都赋〉:「出车槛槛,被练锵锵。」唐。杨烱〈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则虽女子之,可以当于丈夫。」
2.发出班车以载人或运货。如:「根据班表,今日轮到我出车。」
3.《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出车,劳还率也。」或以为征猃狁之将佐,归来后自叙之诗。首章二句为:「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國語辭典》:能力  拼音:néng lì
1.本领。《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也。」唐。柳宗元 牛赋:「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2.从心理测验的观点看,能力的涵义有二:一为个人目前实际具备的能力;一为个人可经由学习或刺激而展现出的潜在能力。
3.合乎法律规定,可以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资格。如行为能力。
4.平常储藏在物体内部,一旦显著,即能发挥各种功效的物理力量。
《國語辭典》:组织(組織)  拼音:zǔ zhī
1.纺织。《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2.构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
3.一群人为达特定目标,经由一定的程序所组成的团体。如:「政府组织」、「议会组织」。
4.生物学上指多细胞生物体中,各细胞和细胞间质依一定秩序联合为一体,并产生一定功能的基本结构。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地质学上指岩石的组成颗粒或结晶的几何型态和排列关系的总称。如沉积岩组成颗粒的粒度、形状及排列。也称为「结构」。
《國語辭典》:誓师(誓師)  拼音:shì shī
军队出征前,召集将士予以训示告诫,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况乎甘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
《國語辭典》:将事(將事)  拼音:jiāng shì
奉命行事或进行某种事务。《左传。成公十三年》:「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吴子。治兵》:「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國語辭典》:仔肩  拼音:zī jiān
担负责任。《诗经。周颂。敬之》:「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國語辭典》:作业(作業)  拼音:zuò yè
1.工作。《管子。轻重丁》:「行令半岁,万民闻之,舍其作业,而为囷京以藏菽粟五谷者过半。」《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学生的课业。如:「数学作业」、「家庭作业」。
3.作孽。《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一只手把个红葫芦口,一只手拍著葫芦口道:『业畜不要作业,收来收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当日实是年纪后生,有些不老成。故见得外边造出作业的话来。」
4.为达到指定的目标,所从事的实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