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仪
相仪
祀仪
宾仪
邦仪
心仪
仪仪
科仪
九仪
典仪
仪舌
由仪
少仪
菲仪
祭仪
《漢語大詞典》:灵仪(靈儀)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诏》:“啟瑞迹於天中,烁灵仪於像外。”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灵仪若在,列配如初。”宋史·乐志十五:“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2).死者的遗像。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用:“因设灵仪,招魂以葬。”
(3).出殡时的仪仗。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漢語大詞典》:相仪(相儀)
(1).赞礼;司仪。左传·昭公七年:“公如 楚 , 郑伯 劳于 师之梁 。 孟僖子 为介,不能相仪。”文选·张衡〈东京赋〉:“ 伯夷 起而相仪, 后夔 坐而为工。” 薛综 注:“ 伯夷 , 唐 虞 时明礼仪之官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六官眡命,九宾相仪。”
(2).容貌仪态。太平广记卷二三二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语》:“炉顶上有一僊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
《漢語大詞典》:祀仪(祀儀)
祭祀的程式。后汉书·祭祀志下:“时寇贼未夷,方务征伐,祀仪未设。”
分類:祀仪祭祀
《漢語大詞典》:宾仪(賓儀)
亦作“賔仪”。 宾客所遵行的礼仪。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睟容有穆,賔仪式序。”
《漢語大詞典》:邦仪(邦儀)
国家的礼制。 宋 岳飞 《奏乞依枢副旧例叙位札子》:“欲望圣慈令臣只依旧例叙位,在参知政事之下,庶使邦仪不易,愚分可安。”
分類:国家礼制
《國語辭典》:心仪(心儀)  拼音:xīn yí
内心非常佩服仰慕。如:「心仪已久」。《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传》:「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
《漢語大詞典》:仪仪(儀儀)
仪态整肃貌。 汉 扬雄 《法言·孝至》:“麟之仪仪,凤之师师,其至矣乎!” 唐 皮日休 《九夏歌·肆夏》:“愔愔清庙,仪仪袞服。” 宋 王安石 《内翰沈公墓志铭》:“ 沈公 仪仪,德义孔时。”
《漢語大詞典》:科仪(科儀)
犹科式。 唐 薛逢 《社日游开元观》诗:“浪渍法堂餘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 宋 苏辙 《景灵宫奏告雅饰圣祖罢散道场朱表》:“既祇荐於科仪,期永安於像设。”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六·祭江:“﹝先君﹞悯溺 江 人,召黄冠立醮坛於 江 阳第一山,作祭 江 科仪。” 清 王韬 《原道》:“天主教中所有瞻礼、科仪、炼狱、懺悔以及禁嫁娶、茹荤,无以异乎緇流衲子。”
《漢語大詞典》:九仪(九儀)
(1).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郑玄 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公、卿、大夫、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唐 李纾 《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2). 周 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
(3).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
《國語辭典》:典仪(典儀)  拼音:diǎn yí
典礼、仪式。《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教授弟子恒五百馀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
《漢語大詞典》:仪舌(儀舌)
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 ,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 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 仪 曰:‘足矣。’”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 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 宋 张矩 《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漢語大詞典》:由仪(由儀)
诗·小雅逸篇名。诗·小雅·由仪序:“《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后因以谓万物之生各得其宜。 晋 束晳 《补亡诗》之六:“肃肃君子,由仪率性。”
《韵府拾遗 支韵》:少仪(少仪)
避暑录话唐人谓礼部员外郎为少仪
《國語辭典》:菲仪(菲儀)  拼音:fěi yí
微薄的礼物,送礼时自谦之词。《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谢人厚礼曰厚贶,自谦礼薄曰菲仪。」也称为「菲敬」。
《國語辭典》:祭仪(祭儀)  拼音:jì yí
祭祀所供的物品。《水浒传》第一二○回:「吴用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蓼儿洼,寻到坟茔,哭祭宋公明、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