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立仪
金仪
图仪
享仪
尚仪
仪方
仪令
仪鸾司
仪体
宗仪
候仪
麟仪
柳仪曹
陆浚仪
韶仪
《漢語大詞典》:立仪(立儀)
确立准则或法度。墨子·非命下:“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
《漢語大詞典》:金仪(金儀)
(1).指金色佛像。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于是谨祝金仪,益誓丘祷,以谢兹山之灵秀。”
(2).黄铜铸成的天文仪器。 唐 薛逢 《上宰相启》:“伏以玉烛开年,金仪应歷。”
《骈字类编》:图仪(图仪)
宋书礼志国学之南地实丙巳依汉汶上图仪设五帝位太祖文皇帝对飨
《漢語大詞典》:享仪(享儀)
亦作“ 亨仪 ”。 祭祀的仪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陈师锡 家享仪,谓冬至前一日为‘冬住’,与岁除夜为对,盖 闽 音也。” 明 高启 《夜宿·太庙斋宫》诗:“太常斋禁密,列祖亨仪崇。”
分類:祭祀仪式
《漢語大詞典》:尚仪(尚儀)
唐 、 五代 宫中女官名。旧唐书·职官志三:“尚仪之职,掌礼仪起居,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官属。”
古代传说中人名。即 常仪 。后称为 嫦娥 。吕氏春秋·勿躬:“ 容成 作历, 羲和 作占日, 尚仪 作占月, 后益 作占岁。” 毕沅 注:“ 尚仪 即 常仪 ,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 嫦娥 之鄙言。”
《漢語大詞典》:仪方(儀方)
古时端午节倒贴于柱上以避蛇虫的字样。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或採百草以製药品,觅虾蟇以取蟾酥,书‘仪方’二字倒贴於楹,以辟蛇虺。”
《漢語大詞典》:仪令(儀令)
法令。魏书·刘懋传:“詔 懋 与诸才学之士,撰成仪令。”
分類:法令
《漢語大詞典》:仪鸾司(儀鸞司)
宋 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 明 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 宋 ,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宋 江休復 《江邻几杂志》卷一:“ 陈执中 馆伴虏使。问随行仪鸞司缘何有此名,不能对。” 明 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 宋 ,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九
《漢語大詞典》:仪体(儀體)
礼仪的程序法式。汉书·郊祀志上:“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体。”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 孝成皇帝 好,通览古今,间习朝廷仪体,尤善 汉 家法度故事。”南史·刘师知传:“﹝ 师知 ﹞好学,有当务才,博涉书传,工文笔,善仪体,臺阁故事,多所详悉。”通典·职官四·尚书省:“诸立格制及详讞大事,郊庙朝廷仪体,亦左丞上署,右丞次署。”
《漢語大詞典》:宗仪(宗儀)
指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 汉 蔡邕 《宗庙迭毁议》:“今圣朝遵古復礼,以求厥衷,诚合事宜。《传》封仪,自依家法,不知国家旧有宗仪,圣主贤臣所共剏定。欲就六庙,黜损所宗,违先帝旧章,未可施行。”
《漢語大詞典》:候仪(候儀)
即浑天仪。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旧唐书·天文志上:“ 贞观 初,将仕郎直太史 李淳风 始上言灵臺候仪是 后魏 遗范,法制疏略,难为占步。”宋史·天文志一:“铜候仪,司天冬官 韩显符 所造,其要本 淳风 及僧 一行 之遗法。”
《韵府拾遗 支韵》:麟仪(麟仪)
杨维桢神羊赋显则麟仪而凤师隐则狐号而鳅舞
《漢語大詞典》:柳仪曹(柳儀曹)
唐 柳宗元 的别称。世称礼部郎官为仪曹, 柳 曾任礼部员外郎,故称。 唐 刘禹锡 有《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四:“ 韩退之 《罗池词》云:‘北方之人兮谓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时 柳仪曹 已死。” 宋 王直方 《诗话·柳仪曹诗》:“ 柳仪曹 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妙絶古今。” 明 王达 《〈却巧文〉序》:“昔 柳仪曹 曾製《乞巧文》,千载之下,有 铁厓 亦常拟之矣。”
《漢語大詞典》:陆浚仪(陸浚儀)
指 晋 陆云 。 陆云 出补 浚仪 令,故称。 唐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今日 潘怀县 ,同时 陆浚仪 。”
分類:陆云
《漢語大詞典》:韶仪(韶儀)
美好的仪容。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妻张氏墓志铭》:“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分類:美好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