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慈佑(慈祐)
仁爱保佑。 前蜀 杜光庭 《众修北帝衙醮词》:“公私和泰,眷属安寧,即仰荷帝君慈祐之恩。”
分類:仁爱保佑
《漢語大詞典》:效仁
表示仁爱。韩非子·五蠹:“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
分類:仁爱
《漢語大詞典》:仁誉(仁譽)
仁爱的声誉。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上:“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
分類:仁爱声誉
《漢語大詞典》:贞仁(貞仁)
(1).贞一仁慈。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 唐 常衮 《贞懿皇后哀册文》:“聪明睿知,婉丽贞仁。” 清 钱谦益 《秦母钱太宜人墓志铭》:“吾母之贞仁勤俭犹是也。”
(2).忠贞而仁爱。 唐 严从 《拟三国名臣赞序》:“然其属衰乱之间,固贞仁之节;接风尘之会,吐博奕之谋,用能各奉其主,克立厥勋者,亦不可诬也。”
《漢語大詞典》:谇帚德锄
同“谇帚德耡”。汉 贾谊 《治安策》:“ 商君 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 秦 俗日败。故 秦 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语。”后以“誶帚德耡”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元 吴莱 《狙赋》:“分房割奥,誶帚德耡。”
《漢語大詞典》:覃爱(覃愛)
广施仁爱。 明 张居正 《赠罗维德擢守宁国叙》:“是故推心以敷之,政罔不若;率性以顺之,道罔不遵;覃爱以沛之,仁罔不怀;端轨以协之,义罔不从。”
分類:广施仁爱
《國語辭典》:一视同仁(一視同仁)  拼音:yī shì tóng rén
对人平等看待,不分厚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银,爹爹妳妳阿,你可怎生来做的个一视同仁。」
《国语辞典》:仁昭法外  拼音:rén zhāo fǎ wài
仁爱的德泽,󱱬披于受刑的人。《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
《国语辞典》:固有道德  拼音:gù yǒu dào dé
原有的道德。以中国而言,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再其次是和平。
《漢語大詞典》:纵麑(縱麑)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孟孙 猎得麑,使 秦西巴 持归。其母随而鸣, 秦西巴 不忍,纵而与之。 孟孙 怒而逐 秦西巴 。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 秦西巴 有罪於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 孟孙 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事又见韩非子·说林上《淮南子·人间训》等。麑,幼鹿。后常用为形容仁爱之典。
分類:仁爱爱之
《漢語大詞典》:深仁厚泽(深仁厚澤)
谓深厚的仁爱和恩惠。 宋 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初, 天圣 、 明道 之间, 太祖 、 太宗 、 真宗 以深仁厚泽涵养天下盖七十年。”镜花缘第四回:“三十餘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五幕:“我待你还要怎样的深仁厚泽,你公然同奸贼们串通在一起,对我加以诽谤。”
《國語辭典》:束杖理民  拼音:shù zhàng lǐ mín
束杖,收起刑具,不滥施刑罚。束杖理民指为官宽仁爱民。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差您二人去陈州开仓粜米,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则要你奉公守法,束杖理民。」《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头折》:「上圣自从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
《漢語大詞典》:恕躬
谓躬行仁爱之道。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尅己恕躬,好问力行,动而从义,不以纵情,是谓治主。”
《國語辭典》:仁义道德(仁義道德)  拼音:rén yì dào dé
泛指仁爱正义等道德标准。唐。韩愈 原道:「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还有一种人,自己做下了多少男盗女娼的事,却责成儿子做仁义道德,那才难过呢!」
《國語辭典》:仁心仁术(仁心仁術)  拼音:rén xīn rén shù
称扬医生心地善良、医术高明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