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焘载(燾載)
天覆地载。谓仁德广被。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所以九玄三古,咸宣燾载之慈;天上人间,共沐涵濡之泽。”
《漢語大詞典》:德念
谓对先圣仁德的怀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絶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至於不及下车,德念深矣。”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 武王 入 殷 ,未及下车,封 黄帝 之后於 蓟 , 虞 舜 之后於 陈 也。”
《漢語大詞典》:仁仁
厚爱;仁德深厚。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深軫仁仁,俯从危素。”
《國語辭典》:仁瑞  拼音:rén ruì
圣人在位时,世上所出现的祥瑞徵兆,多指珍禽异兽而言。《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句下汉。毛亨。传:「凤皇,灵鸟,仁瑞也。」汉。王充《论衡。验符》:「东方曰仁,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人,故仁瑞见。」
分類:仁德瑞应
《漢語大詞典》:德煇
亦作“ 德辉 ”。 仁德的光辉。礼记·乐记:“故德煇动於内,而民莫不承听。”汉书·贾谊传:“凤皇翔於千仞兮,览德煇而下之。”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分類:仁德光辉
《漢語大詞典》:养仁(養仁)
培养、积累仁德。 汉 焦赣 《易林·归妹之咸》:“文君之德,养仁致福。”
《漢語大詞典》:浮虎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先是 崤 黽 驛道多虎灾,行旅不通。 昆 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 河 。”后以“浮虎”作为地方官为政仁德的典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
《漢語大詞典》:仁宥
仁德宽宥。 唐 王起 《瞽者告协风赋》:“陛下以美利利四海,以仁宥宥万国。”
分類:仁德宽宥
《漢語大詞典》:杖仁
倚仗仁德。 汉 陆贾 新语·辅政:“杖仁者霸,杖义者强。”
分類:倚仗仁德
《漢語大詞典》:仁董
以仁德治理。 唐 白居易 《册新回鶻可汗文》:“威绥仁董,罔不响化。”
分類:仁德治理
《國語辭典》:天覆地载(天覆地載)  拼音:tiān fù dì zài
1.上天覆盖著万物,大地承载著一切。指天地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唐。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宋。司马光 示道人诗:「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2.比喻恩泽广布,用来颂扬帝王德政。《汉书。卷七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诸葛丰》:「今陛下天覆地载,物无不容。」《花月痕》第四回:「我朝天覆地载,汉民回民从无歧视。」
《国语辞典》:仁者乐山(仁者乐山)  拼音:rén zhě yào shān
仁德之人安于义理,厚重不迁,好像山一样,所以喜欢山。语出《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国语辞典》:刚愎不仁(刚愎不仁)  拼音:gāng bì bù rén
固执己见,而且没有仁德。《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国语辞典》:以德怀远(以德怀远)  拼音:yǐ dé huái yuǎn
用仁德怀柔远方,使之归附。《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封传》:「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
《国语辞典》:奉扬仁风(奉扬仁风)  拼音:fèng yáng rén fēng
奉行与发扬良好的仁德。《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