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清清秀秀  拼音:qīng qīng xiù xiù
形容人面貌秀丽脱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他长的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
《国语辞典》:苫眉努目  拼音:shān méi nǔ mù
皱著眉、睁著眼,形容人面容严冷。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为甚么苫眉努目閒淘气,你来我去无些礼,揎拳攞袖乔声势。」也作「努眼苫眉」。
分类:人面面容
《国语辞典》:勒马悬崖(勒马悬崖)  拼音:lè mǎ xuán yá
来到悬崖前而能勒住马的奔势。比喻人面临危险境地时,能体悟明辨,及时回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六。姑妄听之二》:「偶差一念,魔障遂生。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国语辞典》:小头小脸儿(小头小脸儿)  拼音:xiǎo tóu xiǎo liǎn ér
头小脸小。形容人面貌长得小而秀气。如:「那人虽然长得小头小脸儿的,却有著一股慑人的威严。」
分类:人面面貌
《国语辞典》: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会不全(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会不全)  拼音:níng zài rén qián quán bù huì,mò zài rén qián huì bù quán
(谚语)宁愿在别人面前说不会,也不要为了面子装懂,反而被人取笑。劝诫人不要逞强,以免受辱。如:「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俗语说的好:『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会不全。』不懂装懂是会出丑的。」
《国语辞典》:朱口皓齿(朱口皓齿)  拼音:zhū kǒu hào chǐ
唇红齿白。形容美人面貌姣好。也作「朱唇皓齿」。
《国语辞典》:抓乖  拼音:zhuā guāi
争先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讨好对方。《红楼梦》第五六回:「若是糊涂,多歪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
《国语辞典》:棺材板  拼音:guān cai bǎn
1.棺材。
2.比喻人面无表情。如:「瞧他那一付棺材板似的脸孔,不知道又是谁招惹了他?」
3.一种小吃点心。将炸熟的方形面包挖空,填入奶油面糊,配上鸡肝、豌豆、虾仁、马铃薯、花枝等材料,再将原挖出的面包片覆盖上。因形状与过程像棺材封棺一样,故称为「棺材板」。流行于台南市一带。早期也称为「鸡肝板」。
《漢語大詞典》:纵理入口(縱理入口)
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许负 指其( 周亚夫 )口,有纵理入口,曰:‘此饿死法也。’”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法当饿死。”
《国语辞典》:鼻偃齿露(鼻偃齿露)  拼音:bí yǎn chǐ lù
鼻子扁塌,鼻孔上仰,牙齿暴露于外。形容人面貌十分丑陋。《三国演义》第六○回:「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
《国语辞典》:半人半鬼  拼音:bàn rén bàn guǐ
形容人面貌丑陋。如:「那人整容失败,成了一副半人半鬼的模样,真是糟糕!」
《国语辞典》:恶眉恶眼(恶眉恶眼)  拼音:è mei è yǎn
形容人面貌凶恶。如:「你别看他长得恶眉恶眼的,心地却是非常善良。」
《漢語大詞典》:佛面竹
竹的一种,为江南竹的变种。竹的斑纹仿佛人面,故名。又名龟纹竹。 清 施鸿保 《闽杂记》卷十一:“佛面竹,长一二丈,粗及把,节甚疏,每节有一佛面,眉目口鼻皆具,可以为杖。出 龙巖 及 永定 、 武平 等山。俗谓定光佛杖。”
《國語辭典》:布让(佈讓)  拼音:bù ràng
席间劝客人用餐。《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著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國語辭典》:布菜  拼音:bù cài
北平方言。指在筵席上,为客人夹菜。也作「餔菜」、「布菜」。
《國語辭典》:布菜(佈菜)  拼音:bù cài
北平方言。指在筵席上,为客人夹菜。《红楼梦》第四一回:「薛姨妈又命凤姐儿布了菜。」也作「布菜」、「餔菜」。
《漢語大詞典》:氐人国(氐人國)
传说中的国名。其人为 炎帝 后裔。人面鱼身。山海经·海内南经:“ 氐人国 在 建木 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郭璞 注:“﹝ 氐 ﹞音触抵之抵。尽胸以上,人;胸以下,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