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汪精卫(1893—1944),本名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 辛亥革命后,又留学法国。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曾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1938年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1944年11月,病死于日本名古屋。有《双照楼诗词稿》。
词学图录
汪兆铭(1883-1944) 又名精卫,字季新。番禺人。有《汪精卫文存》、《汪精卫集》、《双照楼诗词稿》。
《国语辞典》:轩昂自若(轩昂自若)  拼音:xuān áng zì ruò
形容人精神饱满,神态自然。如:「他轩昂自若地站在台上,一点也不怯场。」《太平广记。卷二五一。裴休》:「见数人坐于水滨,裴与朝士憩其旁。中有黄衣半酣,轩昂自若,指诸人笑语轻脱。」
《国语辞典》:飘畦(飘畦)  拼音:piāo xī
墨西哥阿兹德克斯族人精密耕作的方法。用植物枝干和泥土建造园圃在咸湖和池沼中。
《国语辞典》:军人魂(军人魂)  拼音:jūn rén hún
以智、仁、勇三种要素合成的军人精神。如:「抗战期间,国军官兵不畏艰难,奋勇作战,充分表现军人魂的特质。」
《國語辭典》:催眠术(催眠術)  拼音:cuī mián shù
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形下,以暗示或自我暗示的特殊技巧,让人进入意识模糊或浅睡状态的方法。常用于心理医疗或魔术表演等。
《國語辭典》:催眠  拼音:cuī mián
用特殊方法使人或动物进入一种易受暗示的意识状态。被催眠者仍可走路或说话,通常具有缺乏自主意愿、注意力无法集中、对过去的经验能产生视觉上的回忆能力等特质。常用于心理医疗或魔术表演等。
《漢語大詞典》:啜人贼(啜人賊)
犹害人精。啜人,谓吸人精血。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一折:“虔婆每千斤磓敲得你天灵碎,油头粉面都是些啜人贼。”
分類:人精精血
《國語辭典》:容光焕发(容光煥發)  拼音:róng guāng huàn fā
脸上呈现闪耀的光彩。形容人精神饱满,生气蓬勃。《聊斋志异。卷七。阿绣》:「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國語辭典》:暮鼓晨钟(暮鼓晨鐘)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1.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俞德邻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之三:「我生惭愧贾胡留,暮鼓晨钟复报秋。」也作「朝钟暮鼓」、「晨钟暮鼓」。
2.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一九出:「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