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类(人類)  拼音:rén lèi
人的总称。《庄子。知北游》:「生物哀之,人类悲之。」《隋书。卷八四。北狄传。突厥传》:「圆首方足,皆人类也。」
《国语辞典》: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  拼音:rén lèi gōng chéng xué
结合生理学、心理学、工业工程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及工作环境、生产工具或系统、人机介面间相互影响的综合性研究,称为「人因工程学(humun factors engineering)」。
《国语辞典》:新新人类(新新人类)  拼音:xīn xīn rén lèi
原为日本新名词,约指西元一九七一年以后出生的人。在生活态度上,标榜自我及反传统的特色比新人类更甚。如:「老一辈的人有时候很难了解这些新新人类的想法。」
《国语辞典》:新人类(新人类)  拼音:xīn rén lèi
1.原为日本新名词,约指西元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年之间出生的人,标榜自我,不受传统价值观束缚的一群人。主要的作风为敢于突破传统,追求自由、率性、自然的生活态度,而且勇尝试新事物。如:「战后出生的新人类,享有远胜以往的物质生活。」
2.《旧约圣经》中指以诺亚为祖先繁衍下来的人类。参见「大洪水」条。
《高级汉语词典》:人类渣滓  拼音:rén lèi zhā zǐ
人中的败类
《国语辞典》:人类学(人类学)  拼音:rén lèi xué
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结构与文化的科学,范围包括人类的躯体、文明、社会的构造,以及对于周围环境的行为与心灵的反应等研究。人类学研究通常可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次领域。
《國語辭典》:生民  拼音:shēng mín
1.人民。《孝经。丧亲章》:「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2.教养人民。《左传。文公六年》:「闺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荀子。致仕》:「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國語辭典》:生灵(生靈)  拼音:shēng líng
1.人民、百姓。唐。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诗:「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却有夏桀无道,……日与凶徒沉酖于『酒池』、『肉林』间,苦虐生灵。」
2.生命。南朝梁。沈约 与徐勉书:「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比凋竭,归之暮年。」《西游记》第三五回:「你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似我师父、师弟、连马四个生灵,平白的吊在洞里,我心何忍!」
《國語辭典》:人伦(人倫)  拼音:rén lún
1.人类的伦常。《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三国演义》第二○回:「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
2.人类。《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禽兽恶死,人伦好生,仆实不辜,桓、庄何罪。」
3.人才。《北史。卷四一。杨播传》:「典选二十馀年,奖擢人伦,以为己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铨品人伦,各尽其用。」
4.评选人才。《北史。卷二一。崔宏传》:「浩有鉴识,以人伦为己任。」
《國語辭典》:人民  拼音:rén mín
1.泛指百姓。《孟子。尽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何物强藩,诱致邻寇,荡摇我边疆,俘杀我人民。」
2.居住在一国家内具有应享权利与应尽义务的人。
《漢語大詞典》:万灵(萬靈)
(1).众神。史记·封禅书:“ 黄帝 接万灵 明廷 。”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瀆万灵趋。”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四:“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之二:“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縹緲峰。”
(2).众生灵;人类。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中及万灵。”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高者抑而下者举,一气无私;往者屈而来者伸,万灵何遁。” 许地山 《别话》:“不会爱或拒绝爱女人的,纵然他没有烦恼,他是万灵中最愚蠢的人。”
《漢語大詞典》:灵长(靈長)
广远绵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絶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之三:“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1).指人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目,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然,人类进化之説,实未尝瀆灵长也。”
(2).引申为同类动物中出类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漢語大詞典》:含灵(含靈)
(1).内蕴灵性。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阐 《涉江赋》:“且夫山川瓌怪,水物含灵,鳞千其族,羽万其名。”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黄帝》:“鬱彼中坛,含灵阐化。”
(2).指具有灵性的人类。晋书·桓玄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梁书·武帝纪上:“专威擅虐,毒被含灵。”宋史·乐志十:“佑我含灵,锡兹介福。”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骄横卤莽,以鸣其‘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之説。”
《漢語大詞典》:万生(萬生)
犹众生;人类。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分類:众生人类
《國語辭典》:圆首方足(圓首方足)  拼音:yuán shǒu fāng zú
人皆头圆足方,故用以代称人类。《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诸王传。炀帝三子传》:「圆首方足,禀气食毛,莫不尽入提封,皆为臣妾。」《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八极九野,万方四裔,圆首方足,罔不乐推。」也作「方趾圆颅」。
分類:人类绪言
《國語辭典》:圆颅方趾(圓顱方趾)  拼音:yuán lú fāng zhǐ
人皆头圆足方,故用以代称人类。也作「方趾圆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