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太老爷(太老爺)
(1).旧时仆人称主人的父亲。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看那姓 袁 的乡宦,是那一科举人,那一科进士?谁想不前不后,刚刚是太老爷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
(2).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你们太老爷在家好么?”
(3).旧时对县官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五回:“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太老爷做主!”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前面不远有所古庙,就请太老爷的驾到那里将就座落罢。”
《漢語大詞典》:丝国(絲國)
古代 希腊 和 罗马 人称 中国 为“丝国”。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四节:“ 中国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蚕丝的国家, 中国 丝织品在那时已经享有国际盛誉,特别是在 罗马帝国 ,人们把 中国 丝织品当作极珍贵的物品,对于东方‘丝国’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知道‘丝国’是个大国;他们赞扬丝国的人民诚实、聪明和友好可亲。”
《國語辭典》:旋风装(旋風裝)  拼音:xuàn fēng zhuāng
一种图书装订的方法。把长卷折叠成册,外加封面,使首页和末页相连缀,翻阅时,循环不断,状如旋风。
《國語辭典》:衣冠盛事  拼音:yī guān shèng shì
记载将相功勋的盛事。旧时贵族世家一门之内世代相承,皆享荣华富贵之事。宋。欧阳修〈供备库副使王道卿可西京左藏库副使制〉:「唐将相之后,能以勋名继其家者,亦众秉笔者记之号称衣冠盛事。」
《漢語大詞典》:歇工戏(歇工戲)
戏曲艺人称唱念做工不多的戏。 马三立 等《黄鹤楼》:“[乙]我说,你来个‘诸葛亮’行吗?……[甲]哎,对对。[乙]歇工戏,歇工戏。”
《国语辞典》:那个耗子不偷油(那个耗子不偷油)  拼音:nǎ ge hào zi bù tōu yóu
北方及四川人称老鼠为「耗子」。「那个耗子不偷油」比喻本性难改。《红楼梦》第九一回:「奶奶想,那个耗子不偷不油呢?他也不过怕事情不密,大家闹出乱子来不好看。」
《国语辞典》: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拼音:liàng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
(谚语)肚量小的人称不上君子,做事不够狠毒就不算是大丈夫。形容做事要狠毒澈底。常为做坏事的藉口。如:「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们不如趁势让其他公司倒闭。」
《国语辞典》:笋鸭(笋鸭)  拼音:sǔn yā
北平人称小而嫩的鸭为「笋鸭」。《南史。卷一一。后妃传上。齐宣孝陈皇后传》:「永明九年,诏太庙四时祭,宣皇帝荐起面饼鸭𦞦,孝皇后荐笋鸭卵脯酱炙白肉。」
《国语辞典》:大圈仔  拼音:dà quān zǐ
香港当地人称从事非法买卖的大陆偷渡者。如:「大圈仔与当地黑道势力的挂勾,成为令香港警方头痛的问题。」
《漢語大詞典》:紫明供奉
对琉璃灯的拟人称呼。 宋 陶谷 清异录·紫明供奉:“上( 唐 武宗 )独映琉璃灯笼观书。久之,归寝殿, 王才人 问官家:‘今日以何消遣?’上曰:‘緑罗供奉已去,皂罗供奉不来,与紫明供奉相守,熟读尚书·无逸篇数遍。’”
分類:人称称呼
《国语辞典》:发匪(发匪)  拼音:fǎ fěi
清代太平天国军不薙发,故当时人称之为「发匪」。
《国语辞典》:大宋小宋  拼音:dà sòng xiǎo sòng
宋朝人宋郊及其弟宋祁,当时人称为「大宋小宋」。《幼学琼林。卷二。兄弟类》:「宋郊宋祁俱中元,当时人号为大宋小宋。」
《国语辞典》:舅奶奶  拼音:jiù nǎi nai
1.称谓。称舅祖的妻子。
2.仆人称主人的舅母。
《国语辞典》:家祖母  拼音:jiā zǔ mǔ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祖母。
《国语辞典》:老底儿(老底儿)  拼音:lǎo dǐ ér
1.内情、底细。《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再加自己家里的老底儿,人家皆比自己还知道。」也作「老底」、「老底子」。
2.凭恃。如:「他心里有老底儿,所以不害怕。」也作「老底」。
3.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是一种粗俗的讲法。《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自从老底儿死后,罪过员外收留,养得大。」也作「老底」。
4.谓家世。也作「老根儿」。
5.祖产。如:「他家的老底儿,可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