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鄹人子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八佾》~28~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鄹,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时人多言孔子知礼。」宋·邢炳疏:「鄹人,鲁鄹邑大夫孔子父叔梁纥也。」
《國語辭典》:人子  拼音:rén zǐ
1.子嗣、子女。《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西游记》第七回:「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
2.基督教旧约中指人或人民所期待的救世主默西亚,新约中多用为耶稣的自称,暗示他就是所预期的默西亚,是全能的主。
《漢語大詞典》:人之子
基督教用语。据《新约》记载, 耶稣 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降世成人,自称是“人之子”。世人亦称 耶稣 为“人之子”。 鲁迅 《野草·复仇(其二)》:“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 以色列 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國語辭典》:窭人子(窶人子)  拼音:jù rén zǐ
贫家子弟。《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
《漢語大詞典》:都人子
(1).美好的女子。文选·陆云〈为顾彦先赠妇〉诗:“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 吕延济 注:“都,亦美也。人子,士女也。”
(2).明代内庭对宫人之子的习称。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给事中 姜应麟 等疏请,被謫……一日,帝入侍,太后问故,帝曰:‘彼都人子也。’太后大怒曰:‘尔亦都人子!’帝惶恐,伏地不敢起。盖内廷呼宫人为都人,太后亦由宫人进,故云。”
《國語辭典》:家人子  拼音:jiā rén zǐ
1.平民子女。《史记。卷一○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藉伍符。」
2.汉宫人的名称。《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序》:「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唐。颜师古。注:「家人子者,言采择良家子以入宫,未有职号,但称家人子也。」《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欲顺适其意,乃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可以虞侍太子者。」
《国语辞典》:误人子弟(误人子弟)  拼音:wù rén zǐ dì
耽误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时机等。通常用以讥骂不称职的老师。《镜花缘》第一九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漢語大詞典》:乡人子
同乡晚辈。例如: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分類:同乡晚辈
《高级汉语词典》:羞人子
羞答答的
《国语辞典》:提著影戏人子上场(提著影戏人子上场)  拼音:tí zhe yǐng xì rén zi shàng cháng
(歇后语)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影戏是藉灯光在纸幕上显出影子来的偶人戏,戳破了纸,就没戏可唱了。比喻不要揭去假面具,不要揭穿老底暴露出真相。《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提著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
《国语辞典》:怕人子  拼音:pà rén zi
子,语尾助词,无义。怕人子指令人害怕。《西游记》第五三回:「怕人子,一时冒了风,弄做个产后之疾。」
《國語辭典》:不当人子(不當人子)  拼音:bù dāng rén zǐ
苏皖方言。人子,语助词,无义。不当人子指罪过、不应该。《西游记》第二四回:「兄弟再莫题起,不当人子!从今后,再也不敢妄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刘兄恶取笑!不当人子!怎么把一个死人背在家里来吓人?」
分類:罪过
《國語辭典》:凤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
2.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父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國語辭典》:凤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凤毛」。
《漢語大詞典》:行人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國語辭典》:弟子  拼音:dì zǐ
1.学生、门徒。也用为学生、门徒的自称。如:「弟子不敏,愿奉师训。」《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2.为人弟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称佛教、道教的徒众。亦作为徒众、信徒的自称。《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4.弟弟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宋、元时用以称妓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國語辭典》:罔极(罔極)  拼音:wǎng jí
无穷。《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文选。刘琨。劝进表》:「踊跃之怀,南望罔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