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幸昵
宠爱亲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 怀义 负幸昵,气盖一时,出百官上,其徒多犯法。”
《漢語大詞典》:邪昵(邪暱)
亲近而不庄重。 萧红 《生死场》四:“ 菱芝嫂 在她肚皮上摸了一下,她邪暱地浅浅地笑了。”
《漢語大詞典》:亵宠(褻寵)
亲近宠幸。新唐书·王伾传:“ 伾 本闒茸,皃遳陋, 楚 语,无它大志,帝褻宠之。”
《漢語大詞典》:亵昵(褻昵)
过分亲近而态度轻佻。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选押伴使》:“ 白沙 陈公甫 ,访 定山 庄孔易 , 庄 携舟送之,中有一士人,素滑稽,肆谈褻昵,甚无忌惮。” 茅盾 《林家铺子》七:“ 张寡妇 转过身来,找寻是谁唤她;那警察却用了亵昵的口吻叫道:‘不要性急!再过一会儿就进去!’”
《国语辞典》:鸥鸟忘机(鸥鸟忘机)  拼音:ōu niǎo wáng jī
人没有心机,连鸥鸟也能和他亲近。见《列子。黄帝》。后以鸥鸟忘机指隐者恬淡自适,不存机心忘身物外。唐。李商隐〈赠田叟〉诗:「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也作「鸥鹭忘机」。
《国语辞典》:疏不谋亲(疏不谋亲)  拼音:shū bù móu qīn
关系疏远的人不能图谋干预关系亲近的人。汉。刘向《说苑。卷二。臣术》:「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
《国语辞典》:亲极反疏(亲极反疏)  拼音:qīn jí fǎn shū
因过分亲近了解而有所顾忌,反显得生疏。《红楼梦》第九回:「宝玉欲将实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真真是亲极反疏了。」
《国语辞典》:腹心之友  拼音:fù xīn zhī yǒu
腹心,形容关系切近,比喻亲切可信。「腹心之友」比喻极亲近信任的朋友。《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国语辞典》:靠胸贴肉(靠胸贴肉)  拼音:kào xiōng tiē ròu
比喻关系非常亲近、密切。《西游记》第四四回:「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
分类:亲近密切
《国语辞典》:礼士亲贤(礼士亲贤)  拼音:lǐ shì qīn xián
有地位者能尊礼有才识的人,亲近有贤德者。《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也作「礼贤下士」。
《国语辞典》:礼贤远佞(礼贤远佞)  拼音:lǐ xián yuàn nìng
敬重亲近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谄媚的小人。如:「礼贤远佞是董事长的座右铭。」《东周列国志》第五○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国语辞典》:别人的肉偎不热(别人的肉偎不热)  拼音:bié rén de ròu wēi bù rè
比喻别人的孩子,不会与自己亲近像一家人一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的儿,你伯父没了儿子,受别人的气,我亲骨血只看得你。……只是妇人一时偏见,不看得破,不晓得别人的肉,偎不热。」
《国语辞典》:贴皮贴肉(贴皮贴肉)  拼音:tiē pí tiē ròu
比喻十分亲近。《金瓶梅》第七八回:「到明日你老人家黄金入匮,五娘他也没个贴皮贴肉的亲戚,就如死了俺娘样儿。」
分类:分亲亲近
《国语辞典》:握手极欢(握手极欢)  拼音:wò shǒu jí huān
执手谈笑,极为欢洽。形容非常友好、亲近。《后汉书。卷一五。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也作「握手言欢」。
《国语辞典》:偎香倚玉  拼音:wēi xiāng yǐ yù
亲近狎昵女性。比喻狎妓。元。徐琰〈蟾宫曲。会娇娥罗绮丛中〉曲:「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搏风。」也作「倚玉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