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5,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深井
冰井
参井
井栏
井桐
坐井
旧井
橘井
盐井
井花
井畔
井阑
火井
坎井
宫井
《漢語大詞典》:深井
水面的深度超过7米的一种井
竖直深孔(如矿井或深坑)
《漢語大詞典》:冰井
藏冰的地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 前蜀 贯休 《苦热寄赤松道者》诗:“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鑪中更何适。蝉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宋 陈师道 《魏衍见过》诗:“洒然堕冰井,起粟竖寒毛。”
分類:藏冰地窖
《漢語大詞典》:参井(參井)
参星和井星,位在西南方。 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词》:“惟彼西南,上通参井。”
分類:参星南方
《漢語大詞典》:井栏(井欄)
水井的围栏。晋书·四夷传·林邑国:“女嫁之时,著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首戴宝花。”《西游记》第五三回:“那道人伏在井栏上,被 大圣 喝了一声。” 郭沫若 《南冠草》第四幕:“﹝ 夏完淳 ﹞盥漱已毕,走出井栏。”
《骈字类编》:井桐
南北朝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 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韵府拾遗 东韵》:庾肩吾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漢語大詞典》:坐井
见“ 坐井观天 ”。
《國語辭典》:坐井观天(坐井觀天)  拼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坐在井底看天。语本唐。韩愈 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西游记》第一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个。」
《漢語大詞典》:旧井(舊井)
(1).古老之井。易·井:“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王弼 注:“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嚮。” 唐 梁肃 《过旧园赋》:“识旧井於庭隅,弔重萝於木末。”
(2).故里。宋书·志序:“人佇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復旧井。” 唐 无可 《送李少府之任临邛》诗:“旧井王孙宅,还寻独有期。”
《國語辭典》:橘井  拼音:jú jǐng
湖南省郴县东的一口井。因神仙传载苏仙公告母以井水橘叶疗疾的故事而得名。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九。苏仙公》。
《國語辭典》:盐井(鹽井)  拼音:yán jǐng
产井盐的卤井。四川、云南诸省盐井甚多,是取自地质上古海沉积盐类所形成卤水。
《漢語大詞典》:井花
见“ 井花水 ”。
《漢語大詞典》:井花水
亦作“ 井华水 ”。 清晨初汲的水。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法酒:“秔米法酒:糯米大佳。三月三日,取井花水三斗三升,绢簁麴末三斗三升,秔米三斗三升。” 石声汉 注:“清早从井里第一次汲出来的水。” 宋 苏轼 《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一:“碧玉盌盛红马瑙,井花水养石菖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井泉水﹝集解﹞引 汪颖 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亦省作“ 井华 ”、“ 井花 ”。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之四:“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 清 赵翼 《两臂风痹复发》诗:“辟寒须用煖汤浴,復汲井华煮满斛。” 宋 杨万里 《六月十三日立秋》之一:“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分類:清晨
《骈字类编》:井畔
礼记郊特牲见井间下树梅尧臣诗青苔井畔雀儿斗乌桕 头鸦舅吹
《國語辭典》:井阑(井闌)  拼音:jǐng lán
1.井口的围阑。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宫垣紫界墙,井阑排菡萏。」
2.古代攻城的用具。《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亮乃更之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
《漢語大詞典》:火井
(1).产可燃天然气的井。古代多用以煮盐。文选·左思〈蜀都赋〉:“火井沉荧於幽泉,高爓飞煽於天垂。” 刘逵 注:“ 蜀郡 有火井,在 临邛县 西南。火井,盐井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井盐:“ 西川 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絶无火气。但以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2).温泉井。 北周 王褒 《温汤碑》:“火井飞泉,垂天远扇。焦源沸水,衝流迸集。” 唐 玄宗 《温汤对雪》诗:“未见温泉冰,寧知火井灭。”
《漢語大詞典》:坎井
(1).亦作“ 埳井 ”。废井;浅井。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成玄英 疏:“埳井,犹浅井也。”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鼃,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此之谓也。”后汉书·杜笃传:“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李贤 注:“埳井喻小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鬼﹞或隐入坎井,人过乃徐徐出。”
(2).陷阱,井,通“ 阱 ”。喻艰难或险阻。陈书·江总姚察传论:“至於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室之记, 汲郡 、 孔堂 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师,搢绅以为準的。”《北史·隋纪下》:“又 沧海 道军,舟艫千里,高颿电逝,巨舰云飞。横断 沮江 ,逕造 平壤 。岛屿之望斯絶,坎井之路已穷。”
《骈字类编》:宫井(宫井)
唐 王维 早朝 城乌睥睨晓,宫井辘轳声。
唐 刘禹锡 荆门道怀古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唐 温庭筠 鸡鸣埭曲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