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互通  拼音:hù tōng
彼此往来、相互流通。如:「我们必须互通消息,以掌握时机。」《明史。卷一七九。章懋列传》:「平泰宁、沙、尤贼,听福安民采矿以杜盗源,建议番货互通贸易以裕商民,政绩甚著。」
《國語辭典》:互通有无(互通有無)  拼音:hù tōng yǒu wú
相互交换以满足各自的需要。如:「我们彼此互通有无,合作一定会很愉快。」
《漢語大詞典》:相经(相經)
互通。 汉 张衡 《西京赋》:“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晋 左思 《吴都赋》:“房櫳对櫎,连阁相经。”
分類:互通
《漢語大詞典》:相闻(相聞)
(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互通信息;互相通报。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有十餘年不相闻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诸王传三·贝子彰泰:“将军 蔡毓荣 调遣 汉 兵,今进取 贵州 ,若不相闻,恐碍军机。”
《國語辭典》:通问(通問)  拼音:tōng wèn
1.互相往来访问。《礼记。曲礼上》:「嫂叔不通问。」《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此耳。」
2.互通音讯。《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董家宗族寥落,更鲜血气人,无敢向圜扉通问者。」《佩文韵府。卷七二。问韵》:「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國語辭典》:通气(通氣)  拼音:tōng qì
1.气脉通达顺畅。《易经。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晏子曰:『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
2.通风。如:「这房间窗户太小,不通气。」唐。张昌龄对高洁之士策〉:「山林不夭,风云以之通气。」
3.互通声息。如:「他们里外通气,窃得了不少机密。」
4.通达事理。如:「那小子学识经验不足,且不通气。」
《漢語大詞典》:通言
(1).互通言语。汉书·郊祀志上:“可使通言於神人。”《水浒传》第二四回:“叔嫂通言礼禁严,手援须识是从权。”
(2).通达的言论。《弘明集·正诬论》:“寻斯言,似乎幸人之灾,非通言也。” 吴恒炜 《〈知新报〉缘起》:“子弟日见通事,闻通言,谈通议,前后左右罔非通人也。”
(3).训诂学术语。浑言的统称。与“析言”相对。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狗有县蹏曰犬,説文犬未成豪曰狗,《释畜》通言则同,析言则异。”参见“ 浑言 ”。
《國語辭典》:浑言(渾言)  拼音:hún yán
概括、笼统的说明。《说文解字。口部》「哯」字。清。段玉裁。注:「欠部曰:『欧,吐也。』浑言之;此云『不欧而吐也』者,析言之。」
《國語辭典》:通财(通財)  拼音:tōng cái
互通钱财。《周礼。秋官司寇。士师》:「令移民通财,纠守缓刑。」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七。文质》:「朋友之际,五常之道,有通财之义,赈穷救急之意。」
《國語辭典》:通信  拼音:tōng xìn
1.用书信与人互通消息。如:「自从别后,久未通信问候。」《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到了美国约克,到了香港,还时时通信给他。」
2.由一人或一地传达任何消息(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映像)至另一人或一地的方法,但不包括直接晤谈。
《國語辭典》:通婚  拼音:tōng hūn
两家结成婚姻关系。《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宋。陆游 村女诗:「白襦女儿系青裙,东家西家世通婚。」
《漢語大詞典》:通音
传达消息,互通音讯。 郑观应 《易言·论公法》:“近百年来,轮船驶于重洋,火车驰于陆路,而电线遥接于数万里外,顷刻通音。”
《國語辭典》:通讯(通訊)  拼音:tōng xùn
互通讯息。如:「虽隔千里,时相通讯。」
《國語辭典》:通房  拼音:tōng fáng
被主人收为姬妾,但比正式娶的妾地位低下的丫头。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老实说,梅香便做梅香,也须是个通房。要独佔老公,这个不许你的。」《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不要说起!当初我因无子,要娶他做个通房。」
《漢語大詞典》:通屋
互通的房屋。 秦兆阳 《大地》第一卷十四:“ 北大街 的人们集钱股、出劳力,把三间北屋改成了一间大通屋。”
分類:互通房屋
《国语辞典》:联线(联线)  拼音:lián xiàn
透过通讯线路之连接,使设备或系统间可相互通讯及互动。也称为「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