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98,分3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庆云(又作:卿云)
自致青云上(又作:青云人 ...)
云雷起铁梭
云散风流(又作:风流云散 风流云雨散)
云胡不喜
风云
际风云(又作:风云会)
风云龙虎(又作:云龙风虎 ...)
凤雏
云鬟香雾(又作:香雾云鬟)
云深铜柱
浮云蔽日(又作:重云蔽日)
浮云骢
浮云游子
停云(又作:停云老 ...)
典故   
非烟非雾


《艺文类聚》卷九十八
《孙氏瑞应图》:「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庆云。非气非烟,五色纷缊,谓之庆云。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39~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若雾非雾,衣冠而不濡,见则其域被甲而趋。

例句

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

甘露盈条降,非烟向日生。 卢渥 赋得寿星见

卿云被文彩,芳价摇词林。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等

典故
自致青冥上
 
自致青云上
 
青云人
   
青云志应
   
青云自致
  
飞上青云
 
魏雎张禄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243~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例句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刘沧 看榜日

绿绶便当身是贵,青霄休怨志相违。 刘沧 送友人罢举赴蓟门从事

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刘沧 长安冬夜书情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刘沧 长安逢友人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方干 寄杭州于郎中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方干 赠孙百篇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方干 赠李支使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方干 送睦州侯郎中赴阙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曹邺 杏园即席上同年

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李咸用 哭所知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李山甫 贺友人及第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白居易 四月池水满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罗邺 春风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 罗隐 所思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罗隐 春风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无因。 许棠 写怀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邵谒 下第有感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典故
一掷灵梭风雨
 
挂壁梭飞
 
梭化龙
 
织罢化梭
 
陶侃龙梭
 
陶壁精灵
 
云雷起铁梭
 
雷化龙梭
 
雷雨龙梭
 
飞梭龙变
  
龙腾梭

相关人物
陶侃


《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诸山·钓矶山〉~363~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织梭一枚,还挂壁上。后化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779~
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例句

落笔思成虎,县梭待化龙。 李咸用 夜吟

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 李咸用 宿渔家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韩愈 石鼓歌

典故
云散风流
  
风流云雨散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赠答一·赠蔡子笃诗〉~02~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慨我怀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行,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人生实难,愿其弗与。瞻望遐路,允企伊伫。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虽则追慕,予思罔宣。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唐·李善注引《鹦鹉赋》曰:何今日以雨绝。陈琳檄吴将校曰:雨绝于天。然诸人同有此言,未详其始。
典故
云胡不喜
  
风雨晦


《毛诗正义》卷四之四〈国风·郑风·风雨〉~79~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例句

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 杨衡 寄赠田仓曹湾

风雨今如晦,堪怜报晓鸡。 韩偓 凄凄

典故
风云

相关人物
班固


《汉书》卷一百上〈叙列传上〉
宾戏主人曰:「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列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章,是以圣哲之治,栖栖皇皇,孔席不暧,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列之馀事耳。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矕龙虎之文,旧矣。卒不能摅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景骇,闻之者响震。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潜神默记,恒以年岁。然而器不贾于当已,用不效于一世,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意者,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谥,不亦优乎?」

例句

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汪遵 升仙桥

典故
际风云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答魏太子笺〉~826~
伏惟所天,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此众议所以归高,远近所以同声。然年岁若坠,今质已四十二矣,白发生鬓,所虑日深,实不复若平日之时也。但欲保身敕行,不蹈有过之地,以为知己之累耳。游宴之欢,难可再遇;盛年一过,实不可追。臣幸得下愚之才,值风云之会,时迈齿臷。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不胜慺慺。以来命备悉,故略陈至情。质死罪死罪。唐·李善注引《论语注疏》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引《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
典故
九五龙飞
 
风云龙虎
   
龙虎散,风云灭


《周易注疏》卷一〈乾〉~0~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禦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威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典故 
相关人物
陆云


《晋书》卷五十四〈陆云列传〉~48~
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

例句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李商隐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凤雏联翼美王孙,彩服戎装拟塞垣。 卢纶 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

典故
清辉玉臂寒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
 
鄜州今夜
 
闺中今夜寒生玉臂
 
离恨寄鄜州
 
云鬟香雾
 
香雾云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典故
伏波铜柱
 
汉将柱
 
汉柱
  
铜柱伏波
 
铜柱勋高
 
铜柱楼船
 
云深铜柱
  
马援铜柱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39~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馀艘,战士二万馀人,进击九真贼徵侧馀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馀人,峤南悉平。唐·李贤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阯,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水经注》卷三十六〈温水〉~3022~
《林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子孙也。

例句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宋之问 早发韶州

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 曹松 南游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南标铜柱限荒徼,五岭从兹穷险艰。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铜柱威丹徼,朱崖镇火陬。 沈佺期 三日独坐驩州思旧游

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 沈佺期 初达驩州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沈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瘴昏铜柱黑,草赤火山秋。 齐己 送迁客

典故 
重云蔽日


《古文苑》卷四〈临终诗〉
东汉·孔融《临终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例句

自古浮云蔽白日,洗天风雨几时来。 薛能 汉南春望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

典故
浮云骢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西京杂记》卷二~075~2~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一名绿螭骢,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有来宣能御,代王号为王良,俱还代邸。

例句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李白 长干行二首之二

典故
浮云游子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其一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例句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梦李白二首之二

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权德舆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顾况 游子吟

典故 
停云老
 
停云诗
 
江翻平陆
 
赋停云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停云诗〉~967~
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國語辭典》:庆云(慶雲)  拼音:qìng yún
1.祥瑞的云气。《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甘露降,庆云集。」也称为「景云」、「卿云」。
2.比喻国君或长辈。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是以不别荆棘者,庆云之惠也。」《文选。潘岳。寡妇赋》:「承庆云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
3.比喻尊显之位。《楚辞。王褒。九怀。思忠》:「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
《國語辭典》:卿云(卿雲)  拼音:qīng yún
祥云。《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也作「景云」、「庆云」。
《漢語大詞典》:非烟(非煙)
(1).亦作“ 非烟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后因以“非烟”指庆云,五色祥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 唐 权德舆 《杂诗》之一:“婉彼 嬴氏 女,吹簫偶 萧史 。綵鸞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2).喻藻绘绚烂。 宋 王禹偁 《贺南郊大赦表》:“不得涌非烟之词,濡甘露之笔,藻绘於玉册,发挥於皇谋,亦臣之不幸也。”
(3). 唐 人小说中的人名。 唐 河南府 功曹参军 武公业 之妾 步非烟 ,貌纤丽,善文墨。邻居 赵象 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为 公业 所知。鞭挞 非烟 致死。事见 唐 皇甫枚 《非烟传》。 明 徐翽 《春波影》第二折:“原不比和新诗的 非烟 侍女,怎做得识英雄的执拂歌姬。”
《漢語大詞典》:青云器(青雲器)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
《國語辭典》:青云志(青雲志)  拼音:qīng yún zhì
1.远大的志向。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联句〉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裡,形影自相憐。」
2.高洁的志趣。如:「虽寄迹红尘间,但胸怀青云志,心无杂思。」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青云料(青雲料)
谓获取高官显位的手段。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羈旅虽同 白社 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國語辭典》:青云直上(青雲直上)  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
青云,指显要的地位。青云直上比喻顺利的迅速升到高位。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三首之二:「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将去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也作「直上青云」。
分類:飞黄腾达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龙梭(龍梭)
(1).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唐 李贺 《有所思》诗:“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梭攒双蛾。” 宋 苏轼 《和仲伯达》:“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清 方履篯 《祭董母庄太宜人文》:“犹陈象服,虚佇龙梭。”
(2).小战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始则击破其尾棚,继復击沉其华艇,以龙梭而当其火船。”
分類:战船
《國語辭典》:风流云散(風流雲散)  拼音:fēng liú yún sàn
风吹云散,踪迹全无。比喻人生的离别。《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红楼梦》第一○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也作「风流雨散」、「云散风流」。
《國語辭典》:风雨如晦(風雨如晦)  拼音:fēng yǔ rú huì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比喻处于险恶环境中也不改变其操守。《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也作「风雨晦冥」。
《漢語大詞典》:风云会(風雲會)
(1).风云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选·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刘良 注:“蔼蔼盛貌,佳人繁多,若风云之会。”
(2).指君臣际会。亦泛指际遇。 汉 王粲 《杂诗》之四:“遭遇风云会,託身鸞凤间。” 唐 杜甫 《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清 李渔 《怜香伴·谄笑》:“河润莫教迟,枯鱼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风云会,那时节烧尾难忘此日雷。”
《國語辭典》:云龙风虎(雲龍風虎)  拼音:yún lóng fēng hǔ
同类事物相感应。语本《易经。乾卦。九五》:「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比喻圣主贤臣之遇合。唐。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也作「风虎云龙」。
《國語辭典》:风虎云龙(風虎雲龍)  拼音:fēng hǔ yún lóng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参见「云龙风虎」条。宋。王安石 浪淘沙。伊吕两衰翁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
《國語辭典》:凤雏(鳳雛)  拼音:fèng chú
比喻贤隽的后辈。三国蜀汉庞统有凤雏之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虽颜冉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國語辭典》:龙驹(龍駒)  拼音:lóng jū
1.骏马。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2.年幼而聪慧的孩子。《晋书。卷五四。陆云传》:「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國語辭典》:龙驹凤雏(龍駒鳳雛)  拼音:lóng jū fèng chú
驹,小马。雏,幼鸟。龙驹凤雏比喻年幼而聪慧的人。《红楼梦》第一五回:「令郎真乃龙驹凤雏。」
《國語辭典》:铜柱(銅柱)  拼音:tóng zhù
铜制的柱子。古代立铜柱以标示国界。唐。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漢語大詞典》:马援柱(馬援柱)
东汉 马援 征服 交趾 ,立铜柱以为 汉 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明 莫止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 马援 柱, 孔明 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 清 丘逢甲 《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祇见螺舟来海外,未容 马 柱表 交 南。”
《漢語大詞典》:马柱(馬柱)
见“ 马援柱 ”。
《漢語大詞典》:马援柱(馬援柱)
东汉 马援 征服 交趾 ,立铜柱以为 汉 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明 莫止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 马援 柱, 孔明 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 清 丘逢甲 《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祇见螺舟来海外,未容 马 柱表 交 南。”
《國語辭典》:浮云蔽日(浮雲蔽日)  拼音:fú yún bì rì
浮云蒙蔽白日。比喻奸邪蒙蔽君主,忠良之士不得申其才。《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類:君上
《國語辭典》:停云(停雲)  拼音:tíng yún
1.古代秦青唱起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音响使行云驻足倾听。典出《列子。汤问》。比喻歌声之高亢优美。明。夏完淳〈端午赋〉:「吴姬抗腕而御桡,越女停云而振响。」
2.停止不动的云。因晋代陶渊明〈停云〉诗中,以停云比喻思念亲友的心情,故后世多作为思念亲友的用语。晋。陶渊明〈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明。顾大典《青衫记》第一○出:「乍离省闼,能无恋阙之心,远别朋侪,未免停云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