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郫筒  拼音:pí tǒng
一种盛酒器。一说郫地出大竹,土人截取竹筒盛酒,号称为「郫筒」。一说郫地土人剖取竹筒作为酿酒之用,称为「郫筒」。唐。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五首之一:「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唐。李商隐 因书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國語辭典》:倍常  拼音:bèi cháng
远超过正常的程度。《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下:「长者抱儿,惊喜倍常,合掌拜谢法师。」
《國語辭典》:三板  拼音:sān bǎn
1.小船。或附挂于海船上;或长竹束成,用于近海捕鱼;或首尾置炮,两旁具桨,用以作战。也作「舢板」、「舢舨」。
2.古代筑墙用的板。每块板二尺高,三板高六尺。《战国策。赵策三》:「今城不没者三板。」
《國語辭典》:门籍(門籍)  拼音:mén jí
1.古时宫门的册籍,籍中有名者方许出入。《汉书。卷五二。窦婴传》:「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2.家世。《文选。任昉。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
《漢語大詞典》:换锦(换錦)
花名。叶似水仙,冬生,至夏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开十余花。花或红或绿;叶落而花,叫脱红脱绿,花落而叶,叫换锦花。见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
《漢語大詞典》:度古
虫名。长二尺余,形似书带,色类蚯蚓,头如铲。有毒,鸡食之即死。俗称土蛊。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
《漢語大詞典》:交竹
古代织机部件。由两根长二尺、粗如手指的竹棍构成。作用是夹住交错的经线,将经线一上一下分开。
《國語辭典》:荆芥(荊芥)  拼音:jīng jiè
植物名。唇形科荆芥属,一年生草本。茎高三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叶对生,三角状卵形,粗圆齿缘。聚伞花序二歧分枝,花冠白色,具紫斑。小坚果卵形。茎、叶、种子皆可入药。也称为「香薷」。
《國語辭典》:虎刺  拼音:hǔ cì
植物名。茜草科虎刺属,枝有刺,常绿小灌木。生于较为潮湿阴暗的山中。叶卵形或阔披针形,先端锐而具一短芒尖,基部略心形。花一至二朵腋生,花冠漏斗形,四数,白色。核果球形,熟时红色。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也称为「伏牛花」。
《漢語大詞典》:丰腹(豐腹)
谓弹棋棋局,中心隆起如大腹。据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载: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四角微隆起。 汉 蔡邕 《弹棋赋》:“于是列象棊,雕华丽,丰腹敛边,中隐四企。”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丰腹高隆,庳根四頽,平如砥礪,滑若柔荑。” 唐 阎伯玙 《弹棋局赋》:“丰腹上圆,頽根下矩。”
《國語辭典》:小猫熊(小貓熊)  拼音:xiǎo māo xióng
动物名。一种哺乳动物。身长约六十公分,体型比猫大。头部棕色白色相间,背部棕红色,尾巴长而粗,黄白色相间。生活于亚热带高山上,善爬树,以嫩竹、鲜叶、野果、野叶为食,也吃昆虫和鸟卵。也称为「小熊猫」。
《國語辭典》:曶鼎  拼音:hū dǐng
西周青铜器。原器已佚,今仅存铭文拓本。记周王对曶的策命、曶和其他贵族进行的交易、诉讼等事项。曶鼎铭文对研究西周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國語辭典》:顶线(頂線)  拼音:dǐng xiàn
使风筝平衡上升的线,成三角形。《红楼梦》第七○回:「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
《漢語大詞典》:七升之布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国语·鲁语上:“ 子服 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韦昭 注:“八十缕为升。”按,古代朝服十五升(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七升之布,缕数不及其半,故为粗布。
《國語辭典》:食蚁兽(食蟻獸)  拼音:shí yǐ shòu
动物名。贫齿目食蚁兽科。有四种,以蚁类为主食,体密生棘毛,呈棕褐色。嘴呈管状,无齿,舌细长能伸出口外,唾腺分泌黏性唾液以舐食蚁类。另有以蚁类为食,而不属于贫齿目的动物,亦通称为「食蚁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