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蕈树(蕈树)  拼音:xùn shù
植物名。金缕梅科蕈树属,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公尺。叶倒卵形,锯齿缘。雄穗状花序排成圆锥状,雄花花被不存,雌花序头状,萼齿小,突出。蒴果组成圆球状果序。材质良好,可供造船及建筑用。
《国语辞典》:燕鸥(燕鸥)  拼音:yàn ōu
泛指燕鸥亚科的海鸟。体长约二十至五十五公分,喙细长,尾部直长分叉,脚有蹼,羽毛由黑白色组成。以鱼类为食。生殖时成群聚集于小岛上生蛋,每次约下三至四个蛋。具有长程迁移的能力,其中北极燕鸥每年往返南北两极。种类繁多,约有三、四十多种。如小燕鸥、乌领燕鸥、鸥嘴燕鸥。
《国语辞典》:鹬鸵(鹬鸵)  拼音:yù tuó
泛指鹬鸵目的鸟类。体长约二十至五十公分,重五百公克至二千公克。外形似鹑鸡,但口吻较细长,头小颈长,羽毛短而多,翅短而圆。羽色为灰或灰褐色,具斑纹,为典型的杂食性鸟类。
《国语辞典》:光辐射(光辐射)  拼音:guāng fú shè
核子武器爆炸时发射出的强光,仅持续数秒至二十秒内,便可杀伤人畜、烧毁物体。或指物理学中的电磁辐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辐射能。
《国语辞典》:国医节(国医节)  拼音:guó yī jié
政府于民国二十年三月十七日成立中央国医馆,全国医药总会因于二十三年呈准以每年此日为「国医节」。也称为「中医师节」。
《国语辞典》:腐植土  拼音:fǔ zhí tǔ
腐植物质含量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土壤。
《国语辞典》:弹黄调(弹黄调)  拼音:tán huáng diào
一种曲调。流行于清乾隆年间,一般约二十句左右,以七言句为多;亦有化七言为「三、三」六字句;或在句首加衬字者。最后常为三句叠句。也作「南词弹黄调」。
《国语辞典》:大麻竹  拼音:dà má zhú
植物名。禾本科麻竹属。秆高二十至五十公尺,径二十至三十公分。叶五至十五枚一簇,长椭圆状披针形,最长可达四十五公分。产中国大陆云南、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印度等地。也称为「龙竹」、「巨竹」。
《国语辞典》:肥胖症  拼音:féi pàng zhèng
病名。由于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百分之二十以上。
《國語辭典》:自由主义(自由主義)  拼音:zì yóu zhǔ yì
一种思想或运动,主张以个人为目的,强调包括国家在内的社会经济势力不应对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有所干涉。
《国语辞典》:瓷婚  拼音:cí hūn
西洋习俗称结婚满二十年称为「瓷婚」。
《国语辞典》:北梦琐言(北梦琐言)  拼音:běi mèng suǒ yán
书名。宋孙光宪撰,二十卷。记载唐末五代政治、社会、文人等轶闻轶事,虽不免芜杂冗沓之病,但遗闻琐语往往有助于史料的研究与考證。
《国语辞典》:表现主义(表现主义)  拼音:biǎo xiàn zhǔ yì
1.近代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倾向,因反抗印象主义而起,主张打破外界或自然的约束,强烈表现个人内在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颇盛行于德国。
2.二十世纪初叶,诞生于德国并波及西欧的美术运动,不满印象派画家们的忠实自然再现,主张强烈诉说内在的感情与思想,常用誇张、变形的手法及主观的色彩来表现。
《国语辞典》:月黑头(月黑头)  拼音:yuè hēi tóu
阴历每月二十日前后,入晚无月,北方人习称为「月黑头」。后泛指没有月光的黑夜。也称为「黑头」。
《国语辞典》:璎珞木(璎珞木)  拼音:yīng luò mù
植物名。豆科璎珞木属,乔木。高十至二十公尺。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新叶呈赤紫色,如总状重叠下垂,十分美观。然成长迅速,二、三日后即改变下垂状态而成为横斜生长,变淡绿色。总状花序顶生,下垂,长六十至九十公分,开红色花朵,花瓣大。荚果扁平,长镰形。栽植观赏。原产中南半岛至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