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利事
(1).指有利可图的事。管子·心术下:“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
(2).指军事装备。逸周书·大明武:“十因:一树仁,二胜欲,三宾客,四通旅,五亲戚,六无告,七同事,八程巧,九□能,十利事。” 朱右曾 校释:“利事,谓车甲器械。”
《漢語大詞典》:贰事(貳事)
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礼记·五制:“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孔颖达 疏:“欲使专一其所有之事。” 唐 王维 《为画人谢赐表》:“徒以职官,不敢贰事;顾惟时论,有惭三絶。” 赵殿成 笺注:“《左传》, 晋侯 观于军府,见 钟仪 ,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杜预 注,言不敢学他事也。” 宋 苏轼 《除皇伯祖宗晟特起复制》:“ 曾 閔 之哀,丧不贰事; 汉 唐 之旧,礼有夺情。”
《國語辭典》:董狐笔(董狐筆)  拼音:dǒng hú bǐ
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不畏强权,直笔记载史事,孔子誉为「古之良史」。见《左传。宣公二年》。后世因称直笔记事,无所畏惧为「董狐笔」。宋。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漢語大詞典》:西州泪(西州淚)
指 晋 羊昙 感旧兴悲哭悼舅 谢安 事。 宋 王质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 西州 泪,千年犹溼,回望兴哀。” 宋 张炎 《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词:“只愁重洒 西州 泪,问 杜曲 、人家在否?”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國語辭典》:笑话(笑話)  拼音:xiào huà
1.能引人发笑的言语,或内容好笑的事物。《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说书太长,说个笑话更好。」也作「笑话儿」。
2.嘲笑。《红楼梦》第八○回:「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老残游记》第九回:「我那琴如何弹得?惹人家笑话。」
《国语辞典》:百乐(百乐)  拼音:bǎi lè
泛指所有安乐的事。《荀子。王霸》:「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得其中。」
分类:安乐
《漢語大詞典》:鬼事
(1).指死者安葬后祭祀等事。礼记·檀弓下:“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孔颖达 疏:“此一节论葬后当以鬼神事之。礼,未葬由生事之,故未有尸,既葬,亲形已藏,故立尸以係孝子之心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汉 以来丧葬皆瘞钱,后世俚俗稍以纸代钱为鬼事。”
(2).指令人生厌或不愉快的事。 沙汀 《柳永慧》:“她兴致勃勃地告诉我道:‘为了这点鬼事,我前后哭了七八场呵!’”亦指见不得人的事。 艾芜 《百炼成钢》一:“接着还骂了一句:‘不晓得他们干些什么鬼事。’”
《漢語大詞典》:孔雀屏
(1).指 窦毅 招婿终得 唐高祖 李渊 事。新唐书·后妃传上·昭成窦皇后:“﹝ 竇毅 ﹞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閲数十,皆不合。 高祖 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后以为择婿之典。 明 沈受先《三元记·招婿》:“不用屏中图孔雀,管教仙子近嫦娥。”
(2).绘有孔雀的屏风。 元 张昱 《醉题》诗:“清霄酒压杨花梦,细雨鐙深孔雀屏。”
《漢語大詞典》:违事(違事)
指违背礼仪的事。左传·昭公二十年:“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 杨伯峻 注:“违事,违礼之事。”
《漢語大詞典》:四畅(四暢)
(1).阴、阳、刚、柔四气协调通畅。礼记·乐记:“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於中,而发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孔颖达 疏:“四畅交於中而发作於外者,四畅谓阴阳刚柔也,四者通畅交在身中而发见动作於身外也。”
(2).指理发、搔背、剔耳、刺鼻四项使人体舒适的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五:“古人以理髮、搔背、剔耳、刺鼻为四畅,此小安乐法。”
《漢語大詞典》:四倒
指四件违背常情的事。详“ 四背 ”。
《漢語大詞典》:四背
指四件违反常情的事。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 卢员外 纶 作拟僧之诗,僧 清江 作七夕之咏, 刘随州 有眼作无眼之句, 宋雍 无眼作有眼之诗。故诗流以为四背,或云四倒。”
《漢語大詞典》:四恶(四惡)
指虐、暴、贼、有司四种恶事。论语·尧曰:“ 子张 曰:‘何谓四恶?’ 子 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一上所议,是以法法之之法,多是尊五美,屏四恶之法,诚能上下凛遵,则刑具可免矣。”
指四种厌恶的事。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絶,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吕氏春秋·适音:“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
《漢語大詞典》:屈事
(1).屈身侍奉。《前汉演义》第四二回:“但恐内外功臣,各怀异志,若知皇上崩逝,未必肯屈事少主。”
(2).指委屈的事。《征四寇》第二回:“ 宋江 听罢便曰:‘这般屈事,我怎地知!’”
《國語辭典》:油头(油頭)  拼音:yóu tóu
形容人狡滑轻浮。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刘衙内原非令器,杨金吾更是油头,奉敕旨陈州粜米,改官价擅自徵收。」
《國語辭典》:油水  拼音:yóu shuǐ
1.比喻东西的精华。
2.比喻可以剽窃或沾润的利益、好处。《水浒传》第三六回:「那人立在侧边,偷眼睃著,见他包裹沉重,有些油水,心内自有八分欢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莫非西村里那桩官司,你瞒了我得些油水,银子多了,所以耍阔起来,也想顽顽了。」
《國語辭典》:由头(由頭)  拼音:yóu tóu
理由、藉口。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他搜寻出这等分家私的由头。」《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琇思量半晌,只是未有个由头出脱他。」《歧路灯》第四七回:「忽闻少主母病故,顿时成了一个哑子。跌脚叹道:『败的由头来了!』」也作「由头儿」。
《漢語大詞典》:鹿隐(鹿隱)
指 东汉 庞德公 隐居 鹿门山 事。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冷梦 汉皋 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