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77,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前事
有事
军事
国事
年事
家事
用事
奏事
胜事
事体
给事
事亲
能事
边事
事功
《國語辭典》:前事  拼音:qián shì
以前的事。《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定海内者无私雠,勿以前事自疑。」《三国演义》第四回:「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身碎骨矣。』」
分類:前事过去
《國語辭典》:有事  拼音:yǒu shì
1.帝王巡狩祭天告至。《公羊传。隐公八年》:「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
2.有事情。《红楼梦》第六四回:「如有事,往林姑娘处来找我。」《文明小史》第四○回:「少爷有事,一会儿就出来。」
3.有隐情、私情。《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当时大孙押司见他冻倒,好个后生,救他活了,教他识字,写文书,不想浑家与他有事。」
《國語辭典》:军事(軍事)  拼音:jūn shì
军队的事务。如:「军事顾问」。三国蜀。诸葛亮 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也称为「军务」。
《國語辭典》:国事(國事)  拼音:guó shì
国家的大事。《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后来陈后主也宠张丽华、孔贵嫔之色,沉湎淫逸,不理国事。」
《國語辭典》:年事  拼音:nián shì
1.年龄、岁数,多指年纪大。如:「年事已高」。《南史。卷六九。列传。虞荔》:「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三刻拍案惊奇》第一六回:「个没廉耻的,年事有了,再作腔得几时?」
2.过旧历年应备办的各种事务,如采办年货、致赠年礼、祭祖祀神等。《红楼梦》第五三回:「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洽办年事。」
《國語辭典》:家事  拼音:jiā shì
1.家庭事务。包括日常事务或隐密私事。如:「你有帮忙做家事的习惯吗?」《管子。形势解》:「教护家事,父母之则也。」《红楼梦》第七六回:「因近日家事恼著,无暇游玩。」
2.傢什、家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杈、大索、铁猫儿之类。」
3.家产。唐。蒋防《霍小玉传》:「我小娘子,即霍王女也。家事破散,失身于人。」
4.指教授学生处理家庭事务的学科。包括烹饪、缝纫、插花等。如:「家事科」。
《國語辭典》: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当权执政。《战国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大宋宣和遗事。利集》:「缘京用事,奸人并进。」
2.行事、办事。如:「意气用事」。
3.引用典故。唐。释皎然《诗式。用事》:「诗人皆以徵古为用事,不必尽然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漢語大詞典》:奏事
(1).向皇帝陈述事情。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 黯 前奏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谬误:“ 黄宗旦 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於口。”
(2).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史记·张丞相列传:“ 魏丞相 相 者, 济阴 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白事丞相,亦可谓之奏事。《魏相传》‘带剑奏事’是也。”
(3).向皇帝奏陈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宦者輒从輼凉车中可其奏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國語辭典》:胜事(勝事)  拼音:shèng shì
美好快乐的事。唐。王维 终南别业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國語辭典》:事体(事體)  拼音:shì tǐ
1.事情的体统。《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练达事体,明解朝章。」《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
2.事情。《儒林外史》第五○回:「问道:『凤四哥,事体怎么样了?』」《老残游记》第五回:「他父亲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吴氏便知事体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头儿请来。」
《漢語大詞典》:给事(給事)
(1).处事;办理事务。国语·周语中:“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以恭给事则宽於死,以俭足用则远於忧。” 宋 曾巩 《都知制》:“门闈房闥之间,朝夕给事,非谨信忠篤,乌可处斯任哉!”
(2).供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父 郑季 ,为吏,给事 平阳侯 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给事於内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赐緑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天聪 已前,钧衡帷幄,悉任懿亲,异姓儒臣,但令给事文馆。”
(3).引申为侍奉。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四》:“ 东坡 读《阿房宫赋》,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 陕 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4).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於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只有一个 马给事 ,天性絶饮。”
《高级汉语词典》:事亲  拼音:shì qīn
侍奉父母
分类:事亲
《國語辭典》:能事  拼音:néng shì
精明能干。《管子。入国》:「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此之谓慈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商小姐中年寡居,心贪安逸,又见兄弟能事,是件周到停当,遂把内外大小之事,多托与他执料。」
《漢語大詞典》:边事(邊事)
(1).边防事务。后汉书·窦固传:“帝欲遵 武帝 故事,击 匈奴 ,通 西域 ,以 固 明习边事,十五年冬,拜为奉车都尉。” 唐 贾岛 《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诗:“走马从边事,新恩受外臺。”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边之患,非边能为患也。患在任边事者,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德宗 生气说, 柳浑 书生,不懂边事,你怎么也这样说。”
(2).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 唐 羊士谔 《贺州宴行营回将》诗:“元戎坐镇无边事,遣向营中偃画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至 建炎 初,以军兴道梗,始有三年之限,后有特许从便赴闕,犹降旨云:‘候边事寧息日依旧。’然遂不復举行矣。” 明 沈周 《石田杂记》:“ 威宁伯 王公 悦 在 大同 ,见边事渐生,醖祸未测,情悰不懌。”
《國語辭典》:事功  拼音:shì gōng
功绩、功劳。《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牵招传》:「而渔阳傅容在雁门有名绩,继招后,在辽东又有事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