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3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祖武
器业
志业
产业
前列
嗣音
基业
帝载
牺牲
贤业
开张
盈亏
千古事
功劳
求全
《國語辭典》:祖武  拼音:zǔ wǔ
继承祖先的事功。《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金瓶梅》第六九回:「令郎两入武学,正当努力功名,承其祖武。」
《漢語大詞典》:器业(器業)
(1).指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夫器业变易,性行不异。”
(2).功名事业。 唐 李商隐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疎。” 宋 陆游 《贺叶提刑启》:“窃惟大任之降,将启非常之元,必使备歷於阻难,所以终成其器业。”
(3).才能学识。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祕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委中书门下先加考试,如器业可观,具名闻奏。”
《國語辭典》:志业(志業)  拼音:zhì yè
志向与事业。如:「国父立志革命救国,可惜志业未竟,便与世长辞了。」《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泛毓》:「毓少履高操,安贫有志业。」
《國語辭典》:产业(產業)  拼音:chǎn yè
1.货财、土地、屋宅等财产的总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他乘我手中窘迫,贪图产业,百般勒掯。」
2.农、矿、工、商等经济事业的总称。也称为「实业」。
《國語辭典》:产业工人(產業工人)  拼音:chǎn yè gōng rén
生产事业中从事劳动生产的工人。
《國語辭典》:前列  拼音:qián liè
1.最前面的一列。如:「行伍中,通常将个子高的安排在前列。」
2.比喻处于领导的地位。
《國語辭典》:嗣音  拼音:sì yīn
继续传寄音讯。《诗经。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國語辭典》:基业(基業)  拼音:jī yè
1.事业的基础。《汉书。卷五一。贾山传》:「虽尧舜禹汤文武累世广德为子孙基业,无过二三十世者也。」《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借突厥之兵力,以开创三百年之基业。」
2.祖先遗留的产业。汉。曹操存恤从军吏士家室〉:「令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光武中兴,重整基业。」
《漢語大詞典》:帝载(帝載)
帝王的事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官揆,亮采惠畴。” 孔 传:“载,事也。”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匡復帝载,万国以绥。” 唐 张九龄 《大唐裴公碑铭序》:“虽远大是图,而近识莫误;学探帝载,何事小名!”
分類:帝王事业
《國語辭典》:牺牲(犧牲)  拼音:xī shēng
1.祭神用的牲畜。《礼记。月令》:「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
2.为了某种目的,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或权益。如:「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他牺牲了生命。」
《漢語大詞典》:贤业(賢業)
善美的事业。 宋 李觏 《送李著作知柳州》诗:“自此观贤业,洪钟且试撞。” 宋 晁补之 《贺门下吴侍郎启》:“致主忠诚,济时贤业。”
分類:事业
《國語辭典》:开张(開張)  拼音:kāi zhāng
1.商店开始营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姐夫,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开张有日,我便再应付你十贯。」《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今可先运些书籍去卖,将来连器具图画等件一总运去,就在那里开张起来,定然胜在这里十倍。」
2.商店或小贩每天的第一笔交易。
3.开展、不闭塞。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國語辭典》:盈亏(盈虧)  拼音:yíng kuī
1.增减。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九:「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2.圆缺。元。张可久〈粉蝶儿。花落春归套。一煞〉:「落花残月应何济,花须开谢,月有盈亏。」
3.赚钱或赔钱。
《国语辞典》:千古事  拼音:qiān gǔ shì
流传千古的事业。如:「著书、立言乃千古事。」
《國語辭典》:功劳(功勞)  拼音:gōng láo
功绩勋劳。《荀子。王制》:「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儒林外史》第四○回:「但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劳,限于资格,料是不能载入史册的了。」
《國語辭典》:求全  拼音:qiú quán
1.企求保全生命、名位、事业等。《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2.要求完美无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你可不准嫌他父母乡愚,嫌他鄙陋,稍存求全之见。」
3.顾全大局。如:「委曲求全」。南朝齐。虞玩之 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國語辭典》:求全之毁(求全之毀)  拼音:qiú quán zhī huǐ
语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谓有意求好,却招来毁谤。《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