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乡曲之誉(乡曲之誉)  拼音:xiāng qū zhī yù
乡里的赞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有文武干用,然不持行检,无乡曲之誉。」
分类:乡里赞誉
《漢語大詞典》:乡厉(鄉厲)
旧指乡里中无亲族等祭祀的鬼。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土工》:“我朝监古定制,委曲周悉,﹝掖庭采女﹞非有名称,不得赐墓,示有等也……顾掩之亦必有道,而不特比於泰厉、乡厉之末,夫岂真狗马者伦与?”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祭法司命厉:“祭厉之礼至 明 而备:於京师则祭泰厉(帝王之厉),於王国则祭国厉(诸侯之厉),於各府州县则祭郡邑厉(大夫之厉,亦称“ 族厉 ”),於里社则祭乡厉。并各颁有祭文,於每年三月清明、十月朔日行之。”
《漢語大詞典》:乡霸(鄉霸)
横行乡里的恶霸。《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其间有那奸猾乡霸,自己经催年份,逞兇肆恶,追逼各甲,依限输纳。”
《漢語大詞典》:乡举里选(鄉舉里選)
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从乡里中考察推荐。《后汉书·章帝纪》:“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变而乡举里选,谬采虚声,则得人爵,弃天爵,党同伐异,弊愈益滋,更出资格糊名之下。”
《漢語大詞典》:乡壮(鄉壯)
乡里的壮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总论》:“若倣井田出甲卒之遗法,以遴选乡壮而训练之,使之义勇而乐战,夫非寓兵于农之意乎!”
分類:乡里壮丁
《國語辭典》:下里巴人  拼音:xià lǐ bā rén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歧路灯》第一○回:「谭、娄纯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也作「巴人调」、「巴人下里」、「东野巴人」。
《国语辞典》:鹿车共挽(鹿车共挽)  拼音:lù jū gòng wǎn
汉人鲍宣妻少君弃富从贫,与夫共挽鹿车回乡里的故事。典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鲍宣妻传》。后比喻夫妇两人能不畏艰难,同甘共苦。如:「他们俩生活虽过得清苦,但鹿车共挽,亦拥有不少值得回忆的岁月。」
《国语辞典》:桑梓之邦  拼音:sāng zǐ zhī bāng
古人常种植桑、梓于乡里,以留子孙,故泛称故乡、乡里为「桑梓之邦」。《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须用瞿塘中峡水;瞿塘在蜀,……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国语辞典》:乡党尚齿(乡党尚齿)  拼音:xiāng dǎng shàng chǐ
语本《孟子。公孙丑下》:「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指在乡里中以年龄高的人为尊。《庄子。天道》:「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
《国语辞典》:衣锦过乡(衣锦过乡)  拼音:yì jǐn guò xiāng
功成名就后荣归乡里。《新唐书。卷一○四。张行成传》:「太子驻定州监国,谓曰:『吾乃送公衣锦过乡邪!』」也作「衣锦还乡」。
《国语辞典》:邑犬群吠  拼音:yì quǎn qún fèi
乡里的狗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以诋毁贤人。《楚辞。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国语辞典》:老赶(老赶)  拼音:lǎo gǎn
1.久居乡里,不知时务的人。如:「别把我当老赶,我可是见过世面的人。」
2.缺乏知识,致使举止谬误可笑的人。如:「你真是老赶,连这个也不懂。」
《国语辞典》:白日衣绣(白日衣绣)  拼音:bái rì yì xiù
穿著锦绣的衣服在白天出行。比喻得到功名富贵之后向乡里誇耀。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怪神》:「其年司空辟侍御史兖州刺史,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漢語大詞典》:白日绣衣(白日繡衣)
犹言衣锦昼行。旧时比喻有了功名富贵去夸耀乡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 张辽 ﹞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绣衣,荣羡如此。”
《漢語大詞典》:鄙旅
乡里百姓。《淮南子·览冥训》:“鄙旅之人,相让以财。”
分類:乡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