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村肆
乡村店肆。 清 俞蛟 《〈梦厂杂著〉自序》:“杂之为言也,卷帙无几,而伦类不一,如入邨肆,米盐醯酿之属,错列於中,以供日用之取给焉,而均非异物之足以炫人也。”
分類:乡村店肆
《漢語大詞典》:村驿(村驛)
古代乡村驿站。 宋 翁卷 《送徐评事赴省试》诗:“马寒村驛暮,灯暖帝城春。”
分類:乡村驿站
《國語辭典》:村镇(村鎮)  拼音:cūn zhèn
1.村庄和市镇。
2.较大的村庄。
《漢語大詞典》:村妆(村粧)
粗俗的打扮,借指粗俗的女子。 清 李渔 《蜃中楼·述异》:“都是些东顰硬效西家态,村妆勉学 昭阳 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有少年於日暮时,见城外一牛车向东去,载二女,皆妙丽,不类村妆,疑为大家内眷。”
(1).乡村妇女的打扮;庸俗的妆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首饰》:“玫瑰,花之最香者也,而色太艷,止宜压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则类村粧,以村妇非红不爱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床帐》:“犹之贫士得妻,不能变村粧为国色。”
(2).谓佯装。《史纲评要·唐纪·昭宣帝》“ 司空图 弃官归隐…… 柳璨 以詔书徵之。 图 惧,入见。佯为衰野,坠笏失仪” 明 李贽 评:“村粧得好。”
《漢語大詞典》:村赛(村賽)
旧时乡村迎神的赛会。 清 冯廷櫆 《谒诸葛公祠》诗:“红饭一盂村赛晚,黄桑千树庙门秋。”
《國語辭典》:村务(村務)  拼音:cūn wù
1.乡间的酒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远迢迢遇不著个穷亲故,急煎煎觅不见个荒村务。」
2.农村。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一折:「我如今甘苦用辛勤,怎敢闲游荡。相伴著村务女提篮儿采桑。」
《國語辭典》:乡野(鄉野)  拼音:xiāng yě
野外偏僻的地方。如:「他喜欢在幽静的乡野居住。」
《國語辭典》:村学究(村學究)  拼音:cūn xué jiù
1.在乡间私塾中任教的老师。
2.用以讥刺学识浅陋的读书人。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双秀才你是个豫章城落了第的村学究。」
《漢語大詞典》:村婆
乡村老妇。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家本就是个务农人家……眼睛看的是这个,耳朵听的是这个,便合那些村婆儿、村姑儿讲些閒话儿,也无非这个。”
《國語辭典》:伴哥  拼音:bàn gē
农村少年的通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也作「胖哥」。
《漢語大詞典》:村伶
乡村艺人。 宋 王君玉 《杂纂续·冷淡》:“村伶打諢--冷淡。” 宋 陆游 《出行湖山间杂赋》诗:“野寺无晨粥,村伶有夜场。”
分類:乡村艺人
《國語辭典》:村书(村書)  拼音:cūn shū
乡间塾师教授孩童的书本。如千字文、百家姓等。宋。陆游 秋日郊居诗八首之七:「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
《漢語大詞典》:乡隅(鄉隅)
乡村偏僻之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 青浦 、 嘉定 及 娄东 势所不免,大抵惊惶,城门紧闭,仅存一门出入,其势浩大,现已迁移乡隅,纷纷不一。”
面朝着屋子里的一个角落。乡,通“ 向 ”。汉书·刑法志:“古人有言:‘满堂而饮酒,有一人乡隅而悲泣,则一堂皆为之不乐。’”参见“ 向隅 ”。
《國語辭典》:向隅  拼音:xiàng yú
面向房屋的角落。比喻孤独、失望,落寞寡欢。晋。潘岳〈笙赋〉:「众满堂而饮酒,独向隅以掩泪。」《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嘿然,不复聊赖。」后亦比喻错过良机而失望。如:「商品打折期间欲购从速,以免向隅。」
《漢語大詞典》:鸟乡(鳥鄉)
宋 时 鄂州 崇阳县 雷家洞 、 石门洞 民所居住的乡村。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鄂州 崇阳县 雷家洞 、 石门洞 ,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畬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市。”
《漢語大詞典》:墟日
中国 南方如 湘 、 赣 、 闽 、 粤 等地区乡村赶集的日子。 孙中山 《平定广西之演讲·行易知难》:“这种交易的情形,好象你们 广西 现在的大城小墟,每月中三六九或二五八的‘墟日’一样。” 许杰 《墟期》:“为什么每一个墟日,还是满箩满箩的排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