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村店
(1).乡村旅店。 唐 欧阳詹 《晨装行》:“村店月西出,山林鵯鵊声。” 元 张可久 《塞鸿秋·道情》套曲:“冰坚夜半踰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鬢秋霜染。”《水浒传》第六二回:“次日早晨, 卢俊义 离了村店,飞逩入城。”
(2).乡村酒肆。 唐 罗隐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清 郑燮 《渔父·本意》词:“才上巳,又清明,桃花村店酒瓶香。”
《漢語大詞典》:穷乡(窮鄉)
荒远的乡村。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 宋 王安石 《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诗:“穷乡毉自拙,小市药难求。”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穷乡鄙人,何所知!”
分類:荒远乡村
《國語辭典》:土豪  拼音:tǔ háo
乡里间恃势横暴的人。《南史。卷五八。韦睿传》:「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至若舞文的滑吏,武断的土豪,自有刑宰主之。」
《國語辭典》:村民  拼音:cūn mín
乡村、村落的居民。《三国演义》第四回:「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
《國語辭典》:野意  拼音:yě yì
新鲜朴拙的情趣。唐。皎然 题周谏别业诗:「昂藏独鹤閒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红楼梦》第五四回:「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只用这两出,叫他们听个野意罢了。」
《漢語大詞典》:野馆(野館)
指乡村旅舍。 宋 陆游 《记梦》诗:“我梦结束游何邦,小憩野馆临幽窗。”
分類:乡村旅舍
《漢語大詞典》:保社
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癸亥九日》词:“留得 香山 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悵谁伴、先生情话。” 金 元好问 《刘光甫内卿新居》诗:“父老渐来同保社,儿童久已爱文章。”
《漢語大詞典》:村舂
指乡村中舂米的碓声。 唐 杜甫 《村夜》诗:“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唐 李商隐 《归墅》诗:“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 明 杨慎 《黄莺儿·离情》曲:“月明闲杀秋千影,梦艰成。村舂相应,疑是棹歌声。”
《國語辭典》:乡居(鄉居)  拼音:xiāng jū
在乡下居住。如:「这段乡居岁月,充分纾解了我多年辛劳所累积的压力。」
《漢語大詞典》:村女
乡村女子。 唐 李端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诗:“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檝。”《水浒传》第九回:“白髮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壚。” 鲁迅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 林妹妹 ,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
《國語辭典》:公路  拼音:gōng lù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等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公行
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
(1).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 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 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参见“ 公路 ”。
(2).鸦片战争前 广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会组织。 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创设,次年解散,后屡设屡废。设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担官府差科,消除内部竞争,规定进出口货市价,分配各行业务,约束外商活动,经办中外交涉事项和解决同业困难。《南京条约》签订后,公行取消。
(3).复姓。 战国 齐 有 公行子 。见《青州府志》
《漢語大詞典》:远乡(遠鄉)
(1).犹远方。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匱。”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羇旅,疾疫杀伤。”
(2).指偏远乡村。《东周列国志》第一回:“他夫妻两口,住在远乡,赶着日中做市,上城买卖。”
《國語辭典》:草市  拼音:cǎo shì
旧时乡村里的市集。宋。苏轼〈江涨用过韵〉:「春江围草市,夜浪浮竹屋。」宋。陆游 村居诗:「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
《漢語大詞典》:北乡(北鄉)
见“ 北嚮 ”。
城区北边的乡村。如: 双龙洞 在 金华 北乡 罗店 。
《漢語大詞典》:北向(北嚮)
亦作“ 北乡 ”。亦作“ 北向 ”。 朝北;向北。吕氏春秋·季秋纪:“司徒搢扑,北嚮以誓之。”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即日因留 沛公 与饮…… 沛公 北嚮坐, 张良 西嚮侍。”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亲叉手,北向稽顙。” 唐 柳宗元 《岭南节度向军堂记》:“先是为堂於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 宋 董弅 《闲燕常谈》:“以手加额,北乡赞叹。”
见“ 北嚮 ”。
分類:北向
《國語辭典》:乡户(鄉戶)  拼音:xiāng hù
1.乡里的户数。《晋书。卷二四。职官志》:「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以上,置史、佐各一人。」
2.本乡百姓。
3.宋代称一乡中有恒产者为「乡户」。《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役人必用乡户,为其有常产则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