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
上天有好生之德
失败是成功之母
女婿有半子之劳
朋友有通财之义
贫贱之交不可忘
一日之计在于晨
疑今者,察之古
听不得一面之词
天不生无禄之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
陷之死地而后生
小人之交甘若醴
勿以恶小而为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国语辞典》: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香饵之下必有悬鱼)  拼音:xiāng ěr zhī xià bì yǒu xuán yú
(谚语)游鱼必因贪食香饵而死。比喻只要有利,必定有人肯做。汉。黄石公《三略》:「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国语辞典》:上天有好生之德  拼音:shàng tiān yǒu hào shēng zhī dé
造物主有悲悯万物的善心。为劝人为善之词。《老残游记》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国语辞典》: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  拼音: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
(谚语)失败的教训是成功的基础。如:「国父历经十次革命失败,最后终在武昌起义,一举而成,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也作「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乃成功之母」。
《国语辞典》:女婿有半子之劳(女婿有半子之劳)  拼音:nǚ xù yǒu bàn zǐ zhī láo
(谚语)女婿当孝顺岳父岳母,以克尽人子的义务。《三侠五义》第二八回:「郑新便向我说:『女婿有半子之劳,惟恐将来别人不服,何不将周字改个郑字,将来也免得人家讹赖。』」
《国语辞典》:朋友有通财之义(朋友有通财之义)  拼音: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
朋友之间的财物可以互通有无,患难与共。《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财之义,何足挂齿。」
《国语辞典》:贫贱之交不可忘(贫贱之交不可忘)  拼音: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
不能忘记贫困微贱时结交的朋友。《南史。卷三九。列传。刘勔》:「后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国语辞典》: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日之计在于晨)  拼音:yī rì zhī jì zài yú chén
(谚语)一天之中最宝贵的时间是清晨。清。李文炤〈勤训〉:「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国语辞典》:疑今者,察之古  拼音:yí jīn zhě,chá zhī gǔ
凡对当今世事有怀疑时,可分析历史事件来找出答案。表示古今之理相通,可以鉴古知今。《管子。形势》:「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物之生也,异趣而同归。」
《国语辞典》:听不得一面之词(听不得一面之词)  拼音:tīng bù de yī miàn zhī cí
不能单听一方面的说辞,要总括全面的说法来判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方才说『听不得一面之词』,我想人众则公,明日约同衙门几位朋友大家禀一声,必然听信。」
《国语辞典》:天不生无禄之人(天不生无禄之人)  拼音:tiān bù shēng wú lù zhī rén
(谚语)比喻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有办法活下去。常与「地不长无根之草」并用。《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难道你这般汉子,世间就没个慷慨仗义的人周济你的?」也作「天不生无路之人」。
《国语辞典》: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  拼音: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
语本《孟子。梁惠王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在天下人还没察觉祸患而感到忧虑之前,就事先忧虑筹划。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国语辞典》:陷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而后生)  拼音:xiàn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后生」。
《国语辞典》:小人之交甘若醴  拼音:xiǎo rén zhī jiāo gān ruò lǐ
小人交朋友往往亲密狎昵,像醇酒一样甘爽。《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国语辞典》: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拼音: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
(谚语)不要因为小恶无害而做恶。比喻坏事不分大小。《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国语辞典》: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拼音:mín bù wèi sǐ,nài hé yǐ sǐ jù zhī
人民不怕死,为何还要用死来威吓他们?用以表示对虐政所提出的警告。当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时,虽有严刑峻法,也无法对人民产生制约的力量。《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