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无为之治
无形之罪
无用武之地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无须之祸
无颜之冠
无衣之赋
希世之珍,希世之宝
西南之美
勿谓言之不预
物之至精
文武之道
文深之柱
闻誉之施
文献之家
《漢語大詞典》:无为之治(無爲之治)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红楼梦第五六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参见“ 无为而治 ”。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漢語大詞典》:无形之罪(無形之罪)
犹言莫须有之罪。隋书·炀帝纪下:“故 高熲 、 贺若弼 先皇心膂,参谋帷幄, 张衡 、 李金才 藩邸惟旧,绩著经纶,或恶其直道,或忿其正议,求其无形之罪,加以刎颈之诛。”
分類:莫须有
《國語辭典》:无用武之地(無用武之地)  拼音:wú yòng wǔ zhī dì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或抱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无势可乘,英雄无用武之地。」
《國語辭典》: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拼音: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比喻没有根本基础的事物。也作「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漢語大詞典》:无须之祸(無鬚之禍)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 ﹞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鬚而误死者。”后以“无鬚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宋 陈亮 《送吴允成运干序》:“及其徒既衰,而异时熟视不平者合力共攻之,无鬚之祸滥及平人。”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 亮 滥膺无鬚之祸,初欲以杀人残其命,后欲以受贿残其躯……可谓吹毛求庛之极矣。”
《漢語大詞典》:无颜之冠(無顔之冠)
无檐而不遮额的帽子。战国策·宋卫策:“为无颜之冠,以示勇。” 鲍彪 注:“冠不覆额。”
分類:帽子
《漢語大詞典》:无衣之赋(無衣之賦)
春秋 末, 吴 破 楚 , 楚 大夫 申包胥 乞师 秦 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 秦哀公 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 楚 。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唐 柳宗元 《睢阳庙碑序》:“首碎 秦 庭,终懵《无衣》之赋;身离 楚 野,徒伤带剑之辞。” 清 冯桂芬 《公启曾协揆》:“呈属以 包胥 秦 庭之事,愿听执事《无衣》之赋;如不得命, 江 南亿万姓从此死无日矣。”参阅诗·秦风·无衣
《搜韵词典》:希世之珍,希世之宝  拼音:xī shì zhī zhēn,xī shì zhī bǎo
世上罕有的珍宝
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何及。——· 陆游《素心砚铭》
《分类字锦》:西南之美
宋祁紫竹赞竹生三岁色乃变紫伐干以用西南之美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勿谓言之不预  拼音: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分类字锦》:物之至精
见不变其节注
分类:
《國語辭典》:文武之道  拼音:wén wǔ zhī dào
本指周文王、周武王二王治国策略,后用指宽严互济的治国之道。《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晋书。卷六五。王导传》:「诚宜经纶稽古,建明学业,以训后生,渐之教义,使文武之道坠而复兴,俎豆之仪幽而更彰。」
《漢語大詞典》:文深之柱
汉 马援 在 交趾 立的铜柱。 马援 字 文渊 , 唐 代避 李渊 讳,改 文深 ,故云。见 陈垣 《史讳举例》隋书·高祖纪:“方置 文深 之柱,非止 尉陀 之拜。”
《高级汉语词典》:闻誉之施
指身受美名
《漢語大詞典》:文献之家(文獻之家)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宋史·赵蕃传:“文献之家,典型之彦,岿然独存,犹有以繫学者之望者, 蕃 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