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易之失贼
质素之声
亿丈之城
用之乡国
置水之情
置水之清
用武之地
置之不问
置之不论
置之不理
置之不顾
置之度外
置之高阁
置之弗论
永年之瑞
《韵府拾遗 职韵》:易之失贼(易之失贼)
礼记经解易之失贼疏易主絜静严正远近相取爱恶相攻若不节制则失在于贼害
《分类字锦》:质素之声(质素之声)
礼记壹倡而三叹疏弦声既浊瑟音又迟是质素之声非要妙之响
分类:
《分类字锦》:亿丈之城(亿丈之城)
贾谊过秦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分类:城郭
《分类字锦》:用之乡国(用之乡国)
朱子诗传序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
分类:
《國語辭典》:置水之情  拼音:zhì shuǐ zhī qíng
汉时任棠置水一杯,晓悟庞参做官要保持清廉。典出《后汉书。卷五一。庞参传》。后表示人民期望为官者能清廉持正。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尽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也作「置水之清」。
《國語辭典》:置水之清  拼音:zhì shuǐ zhī qīng
表示人民期望为官者能清廉持正。参见「置水之情」条。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置水之清必励,则人知敬。」
《國語辭典》:置水之情  拼音:zhì shuǐ zhī qíng
汉时任棠置水一杯,晓悟庞参做官要保持清廉。典出《后汉书。卷五一。庞参传》。后表示人民期望为官者能清廉持正。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尽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也作「置水之清」。
《國語辭典》:用武之地  拼音:yòng wǔ zhī dì
1.适宜打仗的地方。《晋书。卷一一六。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三国演义》第一○○回:「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
2.可让人发挥所长,表现才干的地方或环境。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问(置之不問)
搁在一边,不予过问。 清 袁枚 新齐谐·抬轿郎君:“乃闭锁书舍中,未几逃出,又为人抬轿矣。如是者再三,祖父无如何,置之不问。” 巴金 《秋》一:“ 郑 家至今尚无安葬的意思,大舅也置之不问。”
分類:过问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论(置之不論)
搁在一旁,不予理论。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这之前,有时恐怕也有青年潜入宣传,工人起来暗助,但这些人们大抵已经死掉,或则无从查考了,置之不论。”亦作“ 置之弗论 ”。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分類:一旁理论
《國語辭典》:置之不理  拼音:zhì zhī bù lǐ
不闻不问,不加理会。清。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人主之于民,赋敛之而已尔,役使之而已尔,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國語辭典》:置之不顾(置之不顧)  拼音:zhì zhī bù gù
放著不管,不闻不问。《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如果听其自然,置之不顾,各家只好把学生领回。」
分類:一旁理会
《國語辭典》:置之度外  拼音:zhì zhī dù wài
不以为意,不加理会。《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自青德启运,款关受职,置之度外,不足絓言。」《红楼梦》第六四回:「将现今身上有服,并停妻再娶,严父妒妻,种种不妥之处皆置之度外了。」
《國語辭典》:置之高阁(置之高閣)  拼音:zhì zhī gāo gé
把东西放置于高楼上。比喻弃置不用。《西游补》第一五回:「行者在山凹里见师父果然做了将军,取经一事,置之高阁,心中大乱,无可奈何。」也作「束之高阁」。
分類:弃置一旁
《漢語大詞典》:置之弗论(置之弗論)
见“ 置之不论 ”。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论(置之不論)
搁在一旁,不予理论。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这之前,有时恐怕也有青年潜入宣传,工人起来暗助,但这些人们大抵已经死掉,或则无从查考了,置之不论。”亦作“ 置之弗论 ”。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分類:一旁理论
《分类字锦》:永年之瑞
隋书樊子盖传大业十年冬车驾还东都帝谓子盖曰元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圭进爵宜有令谟是日下诏进爵为济公后与苏威宇文述陪宴积翠亭帝亲以金杯属子盖酒曰良算嘉谟俟公后动即以此杯赐公用为永年之瑞并绮罗百匹
分类:赏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