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狐听之声
狐兔之悲
狐虎之威
后车之戒
后来之秀
后起之秀
后顾之忧
后进之秀
呼之欲出
后生之俊
滑天下之大稽
花之金屋
楛矢之贡
稽古之力
箕山之风
《漢語大詞典》:狐听之声(狐聽之聲)
水经注·河水一《述征记》:“ 盟津 、 河津 恆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 河 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 唐 林滋 《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絶;迴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
《國語辭典》:狐兔之悲  拼音:hú tù zhī bēi
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感到悲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六。黄叔度二诬辨》:「回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与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也作「兔死狐悲」。
《國語辭典》:狐虎之威  拼音:hú hǔ zhī wēi
比喻权贵及其爪牙的专横跋扈。参见「狐假虎威」条。如:「受够了他们的狐虎之威,人民终于忍无可忍的群起反抗。」
《國語辭典》:后车之戒(後車之戒)  拼音:hòu chē zhī jiè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为日后的借镜、教训。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隋唐演义》第五二回:「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之。」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鑑)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比喻可以作为后人借镜的失败经验或教训。如:「把上次失败当作前车之鉴,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了。」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鑒)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前人的失败,可作为后人的借镜。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镜花缘》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國語辭典》:后来之秀(後來之秀)  拼音:hòu lái zhī xiù
称誉后辈中的优秀人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晋书。卷四三。王戎传》:「乡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守郭景,咸称舒当后来之秀。」也作「后起之秀」。
《國語辭典》:后起之秀(後起之秀)  拼音:hòu qǐ zhī xiù
称誉后辈中的优秀人物。《发财秘诀》第一○回:「办的事都是一帆风顺。这些都是我辈后起之秀。」也作「后来之秀」。
《國語辭典》:后起之秀(後起之秀)  拼音:hòu qǐ zhī xiù
称誉后辈中的优秀人物。《发财秘诀》第一○回:「办的事都是一帆风顺。这些都是我辈后起之秀。」也作「后来之秀」。
《國語辭典》:后顾之忧(後顧之憂)  拼音:hòu gù zhī yōu
来自后方、家里或将来的忧患。《魏书。卷五三。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怀怆慨。」《宋史。卷四四○。文苑传二。柳开传》:「令彼有后顾之忧,乃可制其轻动。」也作「后顾之虑」、「后顾之患」、「后顾之虞」。
《漢語大詞典》:后进之秀(後進之秀)
犹言后起之秀。宋书·张畅传:“ 畅 少与从兄 敷 、 演 、 敬 齐名,为后进之秀。”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三章:“ 遵义 曹兴蘄 ,宪政会后进之秀也。”
分類:后起之秀
《國語辭典》:呼之欲出  拼音:hū zhī yù chū
1.招呼一声,人像好像要从画中走出。语本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或出。」形容画作或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逼真生动。
2.形容人、事即将揭晓。如:「谁是下任阁揆人选,已然呼之欲出。」
《分类字锦》:后生之俊(后生之俊)
北齐书卢潜传潜弟士邃少为崔昂所知昂云此昆季足为后生之俊
分类:兄弟
《漢語大詞典》:滑天下之大稽
形容极其滑稽可笑。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不但唱工,单是黑头涎脸扮丑脚,丑脚挺胸学黑头,戏场上只见白鼻子的和黑脸孔的丑脚多起来,也就滑天下之大稽。” 张天翼 《速写三篇·谭九先生的工作》:“你想呢,民教馆那几位并不是我们镇上的,他们只是个客边,怎么倒要他们来作主呢?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分類:滑稽可笑
《分类字锦》:花之金屋
瓶史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
《漢語大詞典》:楛矢之贡(楛矢之貢)
国语·鲁语下:“ 肃慎氏 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 肃慎氏 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北史·高丽百济等国传论:“今 辽东 诸国,或衣服参冠冕之容,或饮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经术,爱乐文史,游学於京都者,往来继路……其俗可採者,岂楛矢之贡而已乎?”亦省作“ 楛贡 ”。《魏书·百济传》:“九夷之国,世居海外,道畅则奉藩,惠戢则保境,故羈縻著於前典,楛贡旷於岁时。”
《国语辞典》:稽古之力  拼音:jī gǔ zhī lì
因考研古事而得到的益处。《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传》:「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分类:古事益处
《漢語大詞典》:箕山之风(箕山之風)
隐士的风范。 清 王晫 今世说·雅量:“﹝ 丁药园 ﹞謫居五载,略无迁謫状,躬耕自乐,洒然有 箕山 之风。”参见“ 箕潁 ”。
分類:隐士风范
《國語辭典》:箕颍(箕潁)  拼音:jī yǐng
箕山与颍水。相传是许由避居之处。后用以比喻隐居或隐者的居所。《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徐干诗》:「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梁书。卷一五。谢胐传》:「遂敛迹康衢,拂衣林沚,抱箕颍之馀芳,甘憔悴而无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