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举事(舉事)  拼音:jǔ shì
1.行事。《管子。禁藏》:「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2.起事。《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融闻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绣乃移屯其军,分为四军,刻期举事。」
《國語辭典》:处分(處分)  拼音:chǔ fèn
1.处置。《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2.处罚、惩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现今内里传出信来,务必要找寻尸首。若是寻不著,将来不知是个怎么样的处分。」《红楼梦》第一○○回:「家人奉命,赶到京中回明了王夫人,便在吏部打听得贾政并无处分。」
3.吩咐。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闻思帝乡有感〉诗:「沧海西头旧丞相,停杯处分不须吹。」
《國語辭典》:立事  拼音:lì shì
创立事业。《文选。潘岳。闲居赋。序》:「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
《漢語大詞典》:一麾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襄公 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学士》诗:“一麾了婚嫁,万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唐 杜牧 《即事》诗:“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宋 曾巩 《和邵资政》诗:“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清 沈涛 《迭韵和子方谢鹤》:“五貺可无诗媵鹤,一麾聊当梦游仙。”参见“ 一麾出守 ”。
《國語辭典》:一麾出守  拼音:yī huī chū shǒu
秉持旌麾出任太守。原指阮籍受排挤才出任始平太守。语本《文选。颜延之。五君咏五首之四》:「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后以一麾出守指京官外任。唐。柳宗元 为刘同州谢上表:「岂意天听忽临,鸿恩荐及,八命作牧,一麾出守。」
分類:排挤阮咸
《漢語大詞典》:一者
(1).同时称举几个人或几件事物,分别逐一叙述时用之。《公羊传·文公十一年》:“兄弟三人,一者之 齐 ,一者之 鲁 ,一者之 晋 。”百喻经·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
(2).常与“二者”、“三者”等连用,列举事物的原因、目的或条件。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母亲!你孩儿此来,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进取去。”《水浒传》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里烧炷香,消灾灭罪;二者,躲过这场灾晦;三者,做些买卖,观看外方景致。” 鲁迅 《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被压迫,榨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 中国 的象形--现在是早已变得连形也不象了--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还不能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
《漢語大詞典》:克举(剋舉)
限期举事。列子·汤问:“ 管仲 勉 齐桓公 ,因游 辽口 ,俱之其国,几剋举。”
分類:限期举事
《漢語大詞典》:同举(同舉)
(1).一同举荐。后汉书·孔融传:“ 卓 乃讽三府同举 融 为 北海 相。”
(2).一同举事。多指军事行动。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俭 坚守, 钦 在外为游兵”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毌丘俭 文钦 等表曰:“ 懿 欲讨灭二虏以安宇内,始分军粮,克时同举。”南史·萧颖胄传:“是时或云 山阳 谋杀 颖胄 ,以 荆州 同举。”《三国演义》第一回:“ 飞 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漢語大詞典》:先动(先動)
首先举事。周礼·地官·调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动者诛之。”
《漢語大詞典》:后举(後舉)
(1).谓日后行事。晋书·陶侃传:“ 侃 以孤军一队,力不独御,量宜取全,以俟后举。”魏书·高句丽传:“ 世祖 怒,欲往讨之, 乐平王 丕 等议待后举, 世祖 乃止。”
(2).指后发举事。明史·刘基传:“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分類:后行举事
《漢語大詞典》:三举(三舉)
(1).三次杀牲备膳。举,杀牲盛馔。《周礼·天官·膳夫》:“王齐日三举。” 孙诒让 正义:“王齐日,朝食盖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则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举。”
(2).谓哭泣三次。孔丛子·陈士义:“﹝ 郈成子 ﹞闻 宁喜 作难,右宰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
(3).三度举事。新五代史·梁臣传·敬翔朱珍等传论:“盖自 高駢 死, 唐 以 梁 兼统 淮南 ,遂与 孙 、 杨 争,凡三十年间,三举而三败。”
(4).指三期科考。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不,指文理不通。殿三举,即指停止科考资格三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科场·预传考官:“各省改遣京官主试,定於今上之乙酉,至辛卯则三举矣。”
《國語辭典》:首先  拼音:shǒu xiān
最先。《三国演义》第二回:「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馀人,贼众奔溃。」《文明小史》第九回:「只听得教士首先发言,对本府说道:『你可是这里的知府?』」
《漢語大詞典》:腹书(腹書)
秦 末, 陈涉 、 吴广 欲举事,丹书于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怪之。事见史记·陈涉世家。后因以“腹书”指战事或祸乱的先兆。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诗之四:“腹书竞伏狐鸣火,手蔗频惊鹤唳兵。”
《漢語大詞典》:发举(發舉)
(1).兴起,举事。《汉书·王莽传上》:“ 唐 虞 发举, 成 周 造业,诚亡以加。”后汉书·臧洪传:“﹝ 陈容 ﹞起谓 绍 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 臧洪 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 都 去年向吾有言,诚忿足下意欲发举,吾深抑之。”
(2).揭发,检举。汉书·王莽传下:“敢盗铸钱及偏行布货,伍人知不发举,皆没入为官奴婢。”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朗 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 明帝 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 朗 终不能有所諫止。”明史·李善长传:“狱具,谓 善长 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漢語大詞典》:申列
谓列举事实呈报。晋书·楚王玮传:“託体先帝,受枉如此,幸见申列。”新唐书·卢怀慎传:“ 薛王 舅 王仙童 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詔紫微、黄门覆实。”
《漢語大詞典》:顺举(順舉)
(1).顺势起飞。 唐 李绅 《过梅里·忆放鹤》诗:“好风顺举应摩日,逸翮将成莫恋羣。”
(2).趁势举事。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加以州将素无恩信於众, 鄩 諭以将为顺举,戢御严明,鸡犬无挠,军庶悦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