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29,分1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九炊为真玉
以醉为乡(又作:醉为乡)
蹇脩为理
与花为近侍(又作:芍药须为近侍)
今为时怜
今宵一醉为故人
九重为座主
开目为晨
为郎久
老马为驹
李蔡为人在下中
倩旁人为正冠
为霖
令鸩为媒
天地为幕席
典故
九炊为真玉
 
火辨良玉
 
美玉经三火
 
良玉猛火
 
试玉烧三日


《淮南子》卷二〈俶真训〉~52~
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
典故
以醉为乡
  
王绩醉乡
 
身入醉乡
 
醉有真乡
 
醉为乡
 
相关人物
王绩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王绩〉~5594~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王绩二·醉乡记〉~325~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邱。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亦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其何以淳寂也如是。今予将游焉。故为之记。
典故
蹇脩为理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理。东汉·王逸注:「蹇脩,伏羲氏之臣也。理,分理也,述礼意也。言己既见宓妃,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蹇脩而为媒理也。」
典故
任是无情也动人
 
与花为近侍
 
芍药相
 
芍药须为近侍
 
解语倾国


《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五〈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似共东君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典故
今为时怜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
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例句

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 杜甫 遣兴五首

典故
今宵一醉为故人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350~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之,尽收捕其家,政得脱。度告诸县:「敢有藏政者与同罪。」政窘急,往投原,原匿之月馀,时东莱太史慈当归,原因以政付之。既而谓度曰:「将军前日欲杀刘政,以其为己害。今政已去,君之害岂不除哉!」度曰:「然。」原曰:「君之畏政者,以其有智也。今政已免,智将用矣,尚奚拘政之家?不若赦之,无重怨。」度乃出之。原又资送政家,皆得归故郡。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崔琰为东曹掾,记让曰:「徵事邴原、议郎张范,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吴,原从行,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原别传》曰:「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典故
九重为座主

相关人物
马巨济


《挥麈录·前录》卷三~25~
刘器之晚居南京,马巨济涓作少尹。巨济廷试日,器之作详定官所取也,而巨济每见器之,未尝修门生之敬,器之不平,因以语客。客以讽巨济,巨济曰:「不然。凡省闱解送,则有主文,故所取士得以称门生。殿试盖天子自为座主,岂可复称门生于他人?幸此以谢刘公也。」客以告器之,器之叹服其说,自是甚欢。
典故
开目为晨

相关人物
烛龙


《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晋·郭璞注:「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
《山海经·大荒北经》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例句

开目为晨光,闭目为夜色。 苏涣 变律

典故
为郎久
  
郎署二毛
 
冯唐

相关人物
冯唐

参考典故
二毛


《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例句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公乘亿 赋得郎官上应列宿

刘毅暂贫虽壮志,冯唐将老自低颜。 刘兼 晚楼寓怀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吴融 寄贯休

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姚合 偶然书怀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姚合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张乔 省中偶作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张继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张说 南中送北使二首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曹邺 捕鱼谣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李端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杜牧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冯唐毛发白,归兴日萧萧。 杜甫 哭王彭州抡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杜甫 垂白(一作白首)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杜甫 寄岑嘉州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杨巨源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权德舆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共说汉朝荣上赏,岂令三友滞冯唐。 权德舆 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晋臣多乐广,汉主识冯唐。 武元衡 酬陆员外歙州许员外郢州二使君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卢照邻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呈乡曲父老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 苑咸 酬王维(并序)

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此公事制举)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 赵牧 对酒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郑谷 春阴

今日老郎犹有恨,昔年相虐十秋风。 郑谷 槐花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郑谷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郑谷 省中偶作

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 郑谷 重访黄神谷策禅者

应笑冯唐衰且拙,世情相见白头新。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太平时节难身遇,郎署何须叹二毛。 韩愈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诗经·子雅·角弓》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汉·毛氏传:「已老矣而孩童慢之。」

例句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杜甫 病后遇(一作过)王倚饮赠歌

典故
李蔡为人在下中

相关人物
李蔡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3~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典故
倩旁人为正冠
 
李下整冠
 
正冠
 
纳履生疑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相和歌辞·平调曲·君子行〉~263~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例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典故  
作霖雨
 
为霖

相关人物
傅说
 
殷高宗


《尚书·商书·说命上》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例句

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眼看白笔为霖雨,肯使红鳞便曝腮。 周朴 客州赁居寄萧郎中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李白 赠从弟冽

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苏颋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閒共鹤忘机。 崔涂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张九龄 和裴侍中丞恩拜扫

登龙不敢怀他愿,祗望为霖致太平。 张蠙 献所知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方干 上张舍人

欲遣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赞东宫。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曹松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别有为霖日,孤云未自由。 李频 送许浑侍御赴润州

自拂青萍知有地,斋诚旦夕望为霖。 郑谷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

典故
令鸩为媒
 
鸩不好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2~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汉·王逸注:「言我使鸩鸟为媒,以求简狄,其性谗贼,不可信用,还诈告我言不好也。」
典故
刘伶天幕
 
天地为幕席
  
相关人物
刘伶(字伯伦)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酒德颂〉~2098~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馀。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例句

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李商隐 假日

天地为幕席,富贵如泥沙。嵇刘陶阮徒,不足置齿牙。 白居易 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白居易 小庭亦有月

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韩偓 惆怅

《漢語大詞典》:无功乡(無功鄉)
唐 王绩 字 无功 ,性嗜酒;尝采 杜康 、 仪狄 以来善酒者为谱,著《醉乡记》。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世因以“无功乡”指醉乡。 宋 苏轼 《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 楚 狂,终身不入无功乡。”
《國語辭典》:醉乡(醉鄉)  拼音:zuì xiāng
酒醉后精神所进入的昏沉、迷糊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南唐。李煜 锦堂春。昨夜风兼雨词:「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國語辭典》:老郎  拼音:lǎo láng
1.年长者。唐。韩愈〈合江亭〉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唐。白居易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诗:「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2.旧称庙里的杂役工人。《水浒传》第四回:「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
3.宋元时对说唱师傅的尊称。元。赵明道〈斗鹌鹑。乐府梨园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的京城古本,老郎流传。」
4.武士、教头。《水浒传》第一九回:「拣一只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桦楫。」《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都头领了台旨,下厅来,点起三十个老郎土兵,各带了器械,便奔沂岭村中来。」
《國語辭典》:老马为驹(老馬為駒)  拼音:lǎo mǎ wéi jū
比喻待老人如幼儿般轻视。语本《诗经。小雅。角方》:「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亦用以比喻年老而仍有壮志。唐。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分類:敬老
《漢語大詞典》:作霖
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唐 杜牧 《云》诗:“莫隐 高唐 去,枯苗待作霖。” 唐 卢殷 《欲销云》诗:“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國語辭典》:霖雨  拼音:lín yǔ
1.久下不停的雨。《庄子。大宗师》:「霖雨十日。」《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三国演义》第九九回:「今又加以霖雨,山坡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
2.时雨、甘雨,指及时解除旱象的雨水。《书经。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唐。房宽〈泰阶六符赋〉:「救旱则霖雨为先,济川则舟楫是利。」
3.比喻泽民济世、普施恩泽。如:「霖雨苍生」。宋。范仲淹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寄诗:「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國語辭典》:席地幕天  拼音:xí dì mù tiān
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比喻心胸旷达开朗,不拘形迹。唐。范传正 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卧必酒瓮,行惟酒船,吟风咏月,席地幕天。」宋。陆游〈新辟小园〉诗:「席地幕天君勿嘲,随宜野蔌与山殽。」也作「幕天席地」。
分類:露天
《國語辭典》:幕天席地  拼音:mù tiān xí dì
1.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比喻胸襟高旷开朗,不拘行迹。《文选。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也作「席地幕天」。
2.露天。宋。林正大 沁园春。大人先生词:「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西游记》第六三回:「众兄弟在星月光前,幕天席地,举杯叙旧。」
分類:露天放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