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一串
唐 白居易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其三 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
分类:一串
《國語辭典》:亲串(親串)  拼音:qīn chuàn
1.亲近的人。《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2.血亲与姻亲的通称。也称为「亲眷」、「亲戚」。
分類:亲戚亲狎
《漢語大詞典》:珠串
(1).成串的珠玉。 巴金 《灭亡》第三章:“他看不清楚……她底被花冠上垂下的珠串遮住的脸。”
(2).比喻歌声等之连贯圆润。 唐 李商隐 《拟意》诗:“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 元 郑元祐 郯韶 《学诗斋联句》:“响当贯珠串,辙始輳车轨。”
《漢語大詞典》:成串
整串,一串串。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屋檐下悬挂着向日葵和萝卜的种子,和成串的焦红的辣椒,枯黄的干菜。”
分類:成串一串
《國語辭典》:贯串(貫串)  拼音:guàn chuàn
1.贯注串联,连接相通。如:「这部著作以一个主题思想贯串各章节。」《镜花缘》第七三回:「就如人家作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2.融会贯通。《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自幼聪明好学,该博三教九流,贯串诸子百家。」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朱笥河先生》:「读书破万卷,训诂、舆地及阴阳五行之学,靡不贯串。」
《漢語大詞典》:串珠
(1).成串的珠子。 宋 张先 《江城子》词:“鏤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 吉学霈 《洛阳桥上》:“有许多条象串珠一样的电灯,在树林中忽隐忽现的闪动着。”
(2).佛教徒的念珠。 苗培时 《矿山烈火》:“我们笑了笑说:‘你们什么时候不是老虎带串珠啊?跟老虎打交道,防虎之心不能没有啊!’”
《國語辭典》:一串珠  拼音:yī chuàn zhū
比喻歌声圆润有如成串的珍珠。唐。白居易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三首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
《漢語大詞典》:宝串(寶串)
熏香。焚时烟成串状,故称。 明 王子章 《春怨》词:“醉墨写乌丝,宝串焚金兽。”
分類:熏香成串
《骈字类编》:茶串
翰林志凡正冬至不受朝俱入进名奉贺大忌进名奉慰其日尚食供素馔赐茶十串
《漢語大詞典》:串月
指 苏州 石湖桥 下月影成串的奇观。据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记载, 苏州 上方山 东面的 石湖 有 宝带桥 纵贯南北,桥有五十三个洞,月光映水,正对环洞,一环一月,连络成串,称为串月。当地旧俗于中秋节后三日,登山观月,称为看串月。 清 顾禄 清嘉录·石湖串月引 沈朝初 《忆江南》词:“ 苏州 好,串月看长桥。”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异闻·串月》:“ 吴 中风俗于八月十八日行春桥看串月。”
《骈字类编》:两串(两串)
宋 沈辽 德相惠新茶复次前韵奉谢 奇章两串赐,遗芳在图谍。
《國語辭典》:串戏(串戲)  拼音:chuàn xì
1.扮演戏剧。《通俗常言疏證。戏玩。串戏》引《荷花荡剧》:「访得此閒有个名妓,唤做刘谷香,被一蒋姓商人请去串戏去了。」
2.非专业演员而参加演戏。《红楼梦》第四七回:「又打听他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旦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误认他作了风月子弟。」
分類:演戏
《骈字类编》:金串
渊池说林周弘正子思方幼时于林下见一鹳为弹所伤取归养之俟其愈纵去后数日夜读书闻有物击其扉启视之乃向纵之鹳也背负金串卸于地串上结纸条上书云始于博士终于大夫后果然
《國語辭典》:香串  拼音:xiāng chuàn
以香料制成的珠串。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八出:「烧残香串,深宫欲暮天。」也称为「香珠」。
《國語辭典》:盘香(盤香)  拼音:pán xiāng
呈扁平盘旋状的线香或蚊香。宋。陆游 闭户诗:「书生正可蹈东海,世事漫思移太行。睡起不知天早暮,坐看萤度篆盘香。」《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傍晚,计氏洗了浴,点了盘香,哭了一大场,大家收拾睡了。」
《漢語大詞典》:串烟(串煙)
亦作“ 串烟 ”。
(1).燃香所起的烟缕。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淡氤氲,串烟裊,昏惨刺,银灯照。” 清 洪升 《长生殿·雨梦》:“那堪是凤幃空,串烟销,人独坐,孤灯照也。”
(2).指饭烧焦了,有烟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说实话,他哪会做饭,不是串烟,就是糊。”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三二章:“饭,确实是不好,简直没法吃,串烟啦!”
分類:烧焦烟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