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郎去后
观桃
元都观
燕麦兔葵
桃花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前度
看花君子
刘郎未见
桃满观
玄都看花
燕麦凫葵
吊麦伤桃
观里千树
观中桃谢
看花才子
玄都观中游
刘郎已经老
梦得重来郎省
桃花误刘郎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釜中游鱼
《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张纲〉~88~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閒,积十馀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馀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杨、兖、豫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彊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閒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馀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閒,积十馀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馀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杨、兖、豫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彊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閒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馀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典故
人在镜中游
《能改斋漫录》卷九〈地理·镜湖〉~224~
《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漢語大詞典》:青神
(1).即 青帝 。《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 青神 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先请东方 青帝 青神 ,啣符佩剑,入吾水中。”参见“ 青帝 ”。
(2).即 青衣神 。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参见“ 青衣神 ”。
(3).奇木名。 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草木记》:“木之奇者有 天台 之金杜、琪树…… 天目 之青神、凤集。” 清 厉鹗 《试天目茶歌同蒋丈雪樵徐丈紫山作》:“怳然置身 天目 顶,青神、凤集树下同相羊。”
(4).县名。属 四川省 。在 岷江 中游。 西魏 置 青衣县 , 北周 改 青神县 。 宋 黄庭坚 《与王观复书》:“ 庭坚 既以江涨不能下峡,则欲至 青神 见老家姑。” 宋 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诗:“造朝下 白帝 ,弔古游 青神 。” 清 吴伟业 《送张玉甲宪长之官卭雅》诗:“横刀割取 青神 渡,烈火烧残 白帝 宫。”
(2).即 青衣神 。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参见“ 青衣神 ”。
(3).奇木名。 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草木记》:“木之奇者有 天台 之金杜、琪树…… 天目 之青神、凤集。” 清 厉鹗 《试天目茶歌同蒋丈雪樵徐丈紫山作》:“怳然置身 天目 顶,青神、凤集树下同相羊。”
(4).县名。属 四川省 。在 岷江 中游。 西魏 置 青衣县 , 北周 改 青神县 。 宋 黄庭坚 《与王观复书》:“ 庭坚 既以江涨不能下峡,则欲至 青神 见老家姑。” 宋 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诗:“造朝下 白帝 ,弔古游 青神 。” 清 吴伟业 《送张玉甲宪长之官卭雅》诗:“横刀割取 青神 渡,烈火烧残 白帝 宫。”
《漢語大詞典》:青帝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