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联珠快书(联珠快书)  拼音:lián zhū kuài shū
清代一种北方曲艺。起源于道光中叶,演唱者多为满清子弟。此种曲艺的体制十分特殊,多用诗篇、书注头、春云板、流水板、说白、诗白、联珠调等项目形式,且末了定以「联珠调」结束,故名「联珠快书」。后由于政治因素,被吸收为满清军中演唱的八角鼓凯歌,用来激励军中将兵士气。也称为「子弟快书」。
《国语辞典》:塞尔维亚(塞尔维亚)  拼音:sè ěr wéi yà
Serbia
地名。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十五世纪中叶沦为土耳其的统制,西元一八七八年成为独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南斯拉夫共和国的一部分。自一九九一年元月起,南斯拉夫共和国的组成国马其顿、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波士尼亚一赫塞哥维纳相继宣布主权独立,其中斯、克、波三国于一九九二年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而其他二组成国塞尔维亚、蒙特尼哥罗则宣称继承南斯拉夫的国际地位,惟遭联合国否决。
《国语辞典》:自然主义(自然主义)  拼音:zì rán zhǔ yì
一种兴起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思潮。主张一切存在的物质和现象均和自然世界有关,深受近代自然科学影响。运用于文艺、美术上,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注重客观描写,重视科学,并尊重个性。如福禄贝尔、左拉、莫泊桑等作品属之。
《国语辞典》:资讯时代(资讯时代)  拼音:zī xùn shí dài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电脑的广泛运用,与资讯传播的日新月异,使工作与人际间的沟通更为便捷快速,故称此时代为「资讯时代」。
《国语辞典》: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拼音:hēi sè sù xì bāo cì jī sù
由脑下腺中叶所分泌的激素。此激素分泌多时,刺激黑色素扩张,肤色变黑;分泌少时,肤色变淡。
《国语辞典》:奴隶解放运动(奴隶解放运动)  拼音:nú lì jiě fàng yùn dòng
美国在十九世纪中叶,为解放被剥夺自由和人权的奴隶而发起的运动。系因美国南方农业和北方工业结构和生活型态的不同,导致对奴隶制度产生歧见,引发南北战争。战争结束后,北军胜利,奴隶制度正式废止。
《国语辞典》:希斯亚德(希斯亚德)  拼音:xī sī yà dé
Hesiod
人名。约生于西元前八世纪中叶,希腊诗人。一般认为是次于荷马的第二大诗人,也是希腊最早的史诗诗人之一。作品多写平民生活,故称为「平民诗人」。更由于他是西方文化中第一个把劝诫或教训写入诗中的诗人,故又称为「教训诗之父」。著有《神谱》、《工作与时间》。也译作「希西奥特」。
《国语辞典》:终生教育(终生教育)  拼音:zhōng shēng jiào yù
二十世纪中叶,形成于欧洲的一种教育思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强调教育乃终生过程,应当在不同阶段,以最好的方式提供每个人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学校和正规教育之外,也应有社会和非正规教育。此一教育思潮,已成为许多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也作「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国语辞典》:丹麦语(丹麦语)  拼音:dān mài yǔ
印欧语系中,北日耳曼语的一支。十五世纪中叶以前共分为东、中、西部等三种方言,后统一成现在的丹麦语。
《国语辞典》:以利亚(以利亚)  拼音:yǐ lì yǎ
Elijah
人名。西元前九世纪中叶希伯来的先知,生卒年不详。强调一神论,宣传除以色列的上帝外别无真神,与摩西同被誉为希伯来最伟大的预言家。
《国语辞典》:种源论(种源论)  拼音:zhǒng yuán lùn
达尔文于十九世纪中叶所发表的论文。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产生生物的种类,并解释进化论的论文。
《国语辞典》:明四家  拼音:míng sì jiā
明代中叶的代表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四人的合称。他们之间有师友关系,在绘画艺术上各具风格。
《国语辞典》:苏州片(苏州片)  拼音:sū zhōu piàn
俗称明代中叶至清初年间,江苏省苏州山塘画店所制作的伪本书画。主要仿制宋代赵伯驹和明代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的山水、人物画。
《國語辭典》:公估局  拼音:gōng gū jú
旧时专司鉴定元宝重量、成色的机关。大都会、大商埠大都设有此局。
《漢語大詞典》:纲银法(綱銀法)
明 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始于 正德 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 福建 。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分为正、杂两纲(部分),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全部缴于官府。后为“一条鞭”法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