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祝发文身(祝髮文身)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穀梁传·哀公十三年》:“ 吴 ,夷狄之国也,祝髮文身。” 范宁 注:“祝,断也。文身,刻画其身以为文也。” 晋 孙绰 《喻道论》:“ 周 之 泰伯 远弃骨肉,託迹殊域,祝髮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漢語大詞典》:中原麟凤(中原麟鳳)
喻中原的杰出人物。语出 五代 陈陶 《闲居杂兴》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陆游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妾閲人多矣。皆是井底虾蟆,未有中原麟凤。” 丘逢甲 《秋怀》诗之五:“中原麟凤 陈陶 叹,大漠牛羊《斛律歌》。”
《漢語大詞典》:一鞭先着(一鞭先著)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漢語大詞典》:相对新亭(相對新亭)
西晋 末,中原战乱,王室渡 江 流亡东南。过 江 人士,每暇日常至 新亭 饮宴。 元帝 时,丞相 王导 与客宴 新亭 ,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对流涕。惟 王导 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 楚 囚相对?!”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晋书·王导传。后因以“相对新亭”为忧国忧时之典。 清 顾炎武 《京口》诗之二:“相对 新亭 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
《国语辞典》:毗婆沙部(毗婆沙部)  拼音:pí pó shā bù
佛教派别之一。包括迦湿弥罗毗婆沙、日下毗婆沙和中原毗婆沙三派。主张所有的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主要的论师有法胜、胁尊者、世友、迦旃延尼子等。
《国语辞典》:氧化作用  拼音:yǎng huà zuò yòng
1.在化学反应进行中若有氧气的参与,称为「氧化作用」。如细胞中葡萄糖因有氧气的存在,而变成二氧化碳及水。又如铁在空气中生锈。
2.在化学反应进行中原子失去电子的化学作用。如锌与铜离子反应中,锌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生成锌离子。
《国语辞典》:核融合  拼音:hé róng hé
在核反应中原子受高热(至少数千万度)后互相撞击而结合在一起,并释出巨大能量的现象。太阳能源的产生即为此种反应。
《國語辭典》:尊王攘夷  拼音:zūn wáng ráng yí
尊敬王室,排除夷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篇》:「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国语辞典》:春秋大梦(春秋大梦)  拼音:chūn qiū dà mèng
春秋时各国君王都有称霸中原的梦想,故春秋大梦比喻不著实际的想法。如:「别作春秋大梦吧!努力念书才是成功唯一的途径。」
《漢語大詞典》:混合面(混合麵)
一种劣质面粉。其中原料杂至数十种,并多糠粃皮壳之类。 魏巍 《老烟筒》:“ 日本 鬼子那时候,我父亲吃混合面走不动。”京剧《红灯记》第三场:“‘掌柜的,这粥什么味?都发了霉啦!’‘嘿!这是配给的混合面!’”《新华月报》1979年第4期:“我要去挤点儿混合面去,去晚了又买不上了。”
《漢語大詞典》:回图使(迴圖使)
五代 和 北宋 时 契丹 设置的掌管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事宜的官。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初, 河阳 牙将 乔荣 从 赵延寿 入 契丹 , 契丹 以为回图使。” 胡三省 注:“凡外国与中国贸易者,置回图务,犹今之回易场。”
五代 和 北宋 时 契丹 设置的掌管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官员。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 延广 乃奏令 契丹 迴图使 乔荣 告戎王。”参见“ 回图使 ”。
《漢語大詞典》:变质岩
地壳中原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或化学成分的渗入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新岩石。是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之一。常含有石榴子石、滑石、金云母等变质矿物。
《國語辭典》:安琪儿(安琪兒)  拼音:ān qí ér
1.天使。为英语angel 的音译。自古为基督教寺院所崇奉,人形有翼,常为男性少年。
2.比喻美丽、可爱、善良的小孩或女子。如:「她既可爱又善良,真是个人见人爱的安琪儿。」
《漢語大詞典》:被发左衽(被髮左袵)
见“ 被髮左衽 ”。
《漢語大詞典》:第却
即夷貉。古代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鹖冠子·王鈇“周闔四海为一家,夷貉万国莫不来朝” 宋 陆佃 解:“夷貉,或作第却。”参见“ 夷貉 ”。
《漢語大詞典》:夷貉
即夷貊。管子·小称:“审行之身毋怠,虽夷貉之民,可化而使之爱。”汉书·李广传:“是以名声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