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巢燧
传说中原始部落联盟首领 有巢氏 和 燧人氏 的并称。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 巢 燧 之前,寂寥无纪;书契而后,焕炳可观。”
《漢語大詞典》:洛生咏(洛生詠)
指 洛 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 东晋 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谢安 ﹞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斆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人问 顾长康 何以不作 洛 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 刘孝标 注:“ 洛 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闷为 洛 生咏,醉发 吴 越 调。”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缅怀 周 与 李 ,能作 洛 生咏。”
《漢語大詞典》:夏声(夏聲)
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札 来聘……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 周 之旧乎?’” 杜预 注:“ 秦 本在西戎 洴 陇 之西, 秦仲 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河 济 之间,古称中夏;故北音谓之夏声。”
《漢語大詞典》:烟霞洞(煙霞洞)
名胜。在 浙江 杭州 南高峰 下。洞中原有石刻罗汉六尊, 吴越王 补刻十二尊,共成十八,旁有佛手岩。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
《漢語大詞典》:神封
(1).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封,在灵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所发。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2).谓中原王朝的疆土。神,指神州;封,封疆。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闢土数千里,无益神封。”
《漢語大詞典》:内乡(内鄉)
谓向往中原或向慕中央政权。乡,嚮。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父兄不辜,幼孤为奴虏,係絫号泣,内乡而怨。” 颜师古 注:“乡读曰嚮,嚮中国而怨慕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乡作“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己酉春,虏移文境上曰:‘皇帝生日,本是七月。今为内朝使人冒暑不便,已权改作九月一日。’其内乡之意,亦可嘉也。”
《漢語大詞典》:右衽
(1).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因以“右衽”谓中夏风习。《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票骑抗旌, 昆邪 右衽。” 颜师古 注:“右衽,从中国化也。” 唐 刘景复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尘暂蓬勃。”《论语·宪问》“被髮左衽” 清 刘宝楠 正义:“中夏礼服皆右衽。”
(2).泛指衣襟。 汉 严忌 《哀时命》:“右衽拂於 不周 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國語辭典》:和番  拼音:hé fān
古代指与外邦和平相处。如:「昭君和番」。
《國語辭典》:和亲(和親)  拼音:hé qīn
1.和睦亲善。《礼记。乐记》:「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2.敌对双方为求和平而联婚交谊。《汉书。卷五○。汲黯传》:「与胡和亲,毋起兵。」《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漢語大詞典》:中壤
泛指中原地区。晋书·裴嶷载记:“ 慕容龙驤将军 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扫平中壤,奉迎皇舆。”
《漢語大詞典》:中域
(1).宇内,国中。 汉 张衡 《温泉赋》:“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水之神灵。”
(2).犹言中原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 长卿 之儔,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晋书·华谭传:“秀异固产於方外,不出於中域也。”
《漢語大詞典》:华壤(華壤)
华夏之区。指中原。《晋书·孔坦传》:“使九服式序,四海一统,封京观於中原,反紫极於华壤。”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由 金日磾 不生华壤,何限九服之外,不有穷理之人,内外为判,诚亦难乎?”《魏书·田益宗传》:“先帝以卿劳旧,州小禄薄,故迁牧华壤,爰登显级。”
分類:华夏中原
《漢語大詞典》:中国人
生息、繁衍,居住在中国的本地人或者海外有中国血统的侨胞
中原的人马,此指曹操的军队。例如: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
《漢語大詞典》:华域(華域)
指中原、中国。《文选·刘琨〈答卢谌〉诗》:“火燎神州,洪流华域。” 吕延济 注:“神州、华域,皆帝乡也。”《宋书·武帝纪下》:“今王略远届,华域载清,仰风之士,日月以冀。”
分類:中原中国
《漢語大詞典》:蛮夏(蠻夏)
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文选·李康〈运命论〉:“以 仲尼 之行也……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 李善 注:“蛮,谓 蔡 楚 也……夏,谓 宋 卫 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愠彼蛮夏,蠢尔弗恭。”
《漢語大詞典》:飞头(飛頭)
南宋 时 韩侂胄 曾力主恢复中原。 侂胄 被诛,和议又起。 嘉定 元年, 金 人求函 侂胄 首,乃命 临安府 破 侂胄 棺,取其首送去。飞头即指此事,见宋史·韩侂胄传。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刘淮 叔通 咏 韩 家府诗云:‘ 宝莲山 下 韩 家府,鬱鬱沉沉深几许。主人飞头去和虏,緑户元墙锁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