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亭彩  拼音:tíng cǎi
所有纸制冥器的总称。《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这里到出月初八日,做了铭旌。吹手、亭彩、和尚、道士、歌郎,替鲍老爹出殡。」
《漢語大詞典》:唁函
对遭丧事者表示慰问的书信。《新华日报》1977.1.8:“许多国家下半旗志哀,无数唁电和唁函飞向 北京 。”
《漢語大詞典》:一问一临(一問一臨)
古礼,君对士的疾病要慰问一次,对士的丧事要临吊一次,故称。荀子·大略:“君於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於士一问一临。”
《漢語大詞典》:凶疚
丧事的悲痛。 清 曾国藩 《刘母谭孺人墓志铭》:“自伤老大,又离凶疚。”
分類:丧事悲痛
《漢語大詞典》:凶席
因丧事而设的宴席。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或府第斋舍,亦于官司差借执役,如富豪士庶,吉筵凶席,合用椅桌,陈设书画器皿盘合动事之类,则顾唤局分人员,俱可完备。”
分類:丧事宴席
《漢語大詞典》:孝帛
供丧事用的布帛。《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又差人与 柘典史 送了两疋白纱孝帛。二十六日,乡绅来上公祭,先在灵前摆设完备。”
《漢語大詞典》:斜角纸(斜角紙)
旧时民间有丧事时在大门旁斜贴的白纸,又称“殃榜”。纸上写明死者性别、年龄,入殓时需要避开何种生肖的人,以及“殃”或“煞”的种类、日期,使别人知道避忌。 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仰面一看,门旁却白白的,分明帖着一张斜角纸。”参见“ 殃榜 ”。
《國語辭典》:殃榜  拼音:yāng bǎng
旧日阴阳生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件,官厅视此为證明死亡的凭證。《红楼梦》第六九回:「天文生应诺,写了殃榜而去。」也称为「殃书」。
《国语辞典》:闹丧鼓儿(闹丧鼓儿)  拼音:nào sāng gǔ ér
一种丧事出殡时所用的鼓乐。也作「闹丧鼓子」。
《国语辞典》:吉凶庆吊(吉凶庆吊)  拼音:jí xiōng qìng diào
喜事的庆贺和丧事的吊唁。清。李文炤〈俭训〉:「养生送死之具,吉凶庆吊之需,人道之所不能废。」
《国语辞典》:谨终追远(谨终追远)  拼音:jǐn zhōng zhuī yuǎn
依礼慎重处理父母的丧事,恭敬虔诚的追祭祖先。参见「慎终追远」条。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四。过誉》:「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后亦指慎重从事,追念前贤。
《国语辞典》:孝布  拼音:xiào bù
办丧事所用的白布。《儒林外史》第六回:「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分类:丧事白布
《国语辞典》:红白事(红白事)  拼音:hóng bái shì
喜事与丧事。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红白盛事》:「苏杭之间,每呼婚丧喜庆为红白事,其来久矣。」
《国语辞典》:赗临(赗临)  拼音:fèng lín
赠财物以助他人办丧事并亲临致哀。《礼记。杂记下》:「诸侯使人吊,其次含襚赗临,皆同日而毕事者也。」
《国语辞典》:大赦天下  拼音:dà shè tiān xià
国家遇有特别的喜庆丧事时,由元首发布命令,赦免天下罪犯,或予以减刑。《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击破周章军而走。」《三国演义》第九回:「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国语辞典》:落白事  拼音:lào bái shì
有丧事。也称为「落了」。
分类: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