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正容亢色
谓神色严肃。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 上海 的外国小姐”才对呀!’ 赵夫人 正容亢色地说。”
分類:神色严肃
《國語辭典》:正正经经(正正經經)  拼音: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形容非常认真、慎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如今朝廷昏溺,正正经经纳钱,就是得了官,也只有数,不能够十分大的。」《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两人葬父母,自然该正正经经的告了庙,备祭辞灵,遍请亲友会葬,岂可如此草率?」
《國語辭典》:直言正色  拼音:zhí yán zhèng sè
言语正直,表情严肃。《三国志。卷一一。魏书。国渊传》:「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直言正色,论不阿谄。」
《漢語大詞典》:顽忽(頑忽)
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顽,通“ 玩 ”。 赵树理 《催粮差》:“迁延不缴,殊属顽忽之至。”
《國語辭典》:玩世不恭  拼音:wàn shì bù gōng
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聊斋志异。卷七。颠道人》:「予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孽海花》第七回:「与其被人出手,见快仇家,何如老老实实,自行检举,倒还落个玩世不恭,不失名士的体统。」也作「玩世不羁」。
《漢語大詞典》:温良恭俭让(温良恭儉讓)
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论语·学而》:“ 子贡 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从征 孙权 ,道薨。 太祖 言则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 荀公 真贤达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国语辞典》:台阁生风(台阁生风)  拼音:tái gé shēng fēng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台阁生风语出《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比喻官风清廉。
《漢語大詞典》:肃纯(肅純)
严肃纯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肃纯恪中也。”
分類:严肃纯正
《漢語大詞典》:铁生生(鐵生生)
形容神情严肃,态度生硬。 康濯 《春种秋收·代理支书》:“他爹又有点铁生生地冒火:‘你一个党员干部,工作上要光只靠爹帮助,那还算个啥?’”
《漢語大詞典》:铁紧(鐵緊)
(1).形容非常紧密,没有缝隙。 张友济 《一个红军的成长·难忘的人》:“很多敌军官兵还没来得及逃进城去,城里的敌人早吓得把城门关得铁紧。” 胡万春 《骨肉》:“街上的店门早已关得铁紧,冷清清的。”
(2).形容脸色严肃。 张天翼 《万仞约》五:“ 闵贵林 那个短短个子一出现,大家就静了下来,脸子都绷得铁紧。”
《漢語大詞典》:俨乎其然(儼乎其然)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象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六章:“听起来,那人坐在或站在正对面,俨乎其然地审问他。”
《漢語大詞典》:严懔(嚴懔)
严肃而使人畏惧。 闻一多 《红烛·我是一个流囚》诗:“啊,快乐--严懔的快乐--抽出他的讥诮底银刀,把我刺醒了。”
分類:严肃畏惧
《國語辭典》:严气正性(嚴氣正性)  拼音:yán qì zhèng xìng
刚正不挠。《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國語辭典》:一字一板  拼音:yī zì yī bǎn
形容说话从容不迫、口齿清晰。如:「他说起话来,一字一板,毫不含糊。」
《國語辭典》:一本正经(一本正經)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一部正规的经典。形容人态度庄重认真。如:「看他说得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