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
词典
6
分类词汇
20
共26,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词典
丝弦
朱丝弦
朱丝弦
冰丝弦
湖南丝弦
岱谷丝弦
分类词汇
霜丝
朱丝绳
制度
弦索
郎当
朱绳
商弦
红弦
二弦
《國語辭典》:
丝弦(絲絃)
拼音:
sī xián
丝制的弦。后借为乐器的代称。《红楼梦》第九三回:「閒时便学些丝弦,唱个曲儿。」也称为「丝弦儿」。
分類:
丝弦
弦乐器
发音
丝线
《漢語大詞典》:
朱丝弦(朱絲絃)
见“ 朱丝弦 ”。
《漢語大詞典》:
朱丝弦(朱絲弦,朱絲絃)
亦作“ 朱丝絃 ”。
(1).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
诗:“朱丝弦底 燕 泉急, 燕 将云孙白日弹。”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
诗之一:“泠泠朱丝弦,听我
《别鹤操》
。”
(2).借指琴瑟。 宋
黄庭坚
《放言》
诗之九:“安得朱丝絃,为我写此声。”
分類:
熟丝
琴瑟
琴弦
《漢語大詞典》:
冰丝弦(冰絲絃)
用冰蚕丝做的琴弦。亦泛指琴弦。 明 李东阳
《寄王丹徒公济》
诗之二:“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絃。絃直似君操,絃清似君言。”
分類:
冰蚕丝
琴弦
《漢語大詞典》:
湖南丝弦(湖南絲弦)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湖南省 。 清 中叶就有专业艺人演唱。曲调分板子丝弦、牌子丝弦、丝弦杂调三类。伴奏乐器以扬琴、琵琶、三弦等为主。
分類:
曲艺
流行
湖南
中叶
艺人
演唱
《分类字锦》:
岱谷丝弦(岱谷丝弦)
孙该琵琶赋:弦则岱谷檿丝,篚贡天府;伯奇执轭,杞妻抽绪。大不过宫,细不过羽。
分类:
琵琶
《漢語大詞典》:
霜丝(霜絲)
(1).洁白的丝线。 南朝 梁
刘孝先
《冬晓》
诗:“晨霞影翠帷,思妇织霜丝。”
(2).指洁白的丝绳。 唐
徐坚
《櫂歌行》
:“霜丝青桂檝,兰栧紫霞舟。”
(3).丝弦。 唐
李白
《九日登山》
诗:“胡人叫玉笛, 越 女弹霜丝。” 王琦 注:“霜丝,乐器上絃也。”
(4).喻指白发。 清
厉鹗
《杏花下感春作》
诗:“只消春雨 江 南意,手把霜丝对晚风。”
分類:
洁白
丝弦
白发
丝线
丝绳
《漢語大詞典》:
朱丝绳(朱絲繩)
指琴瑟上的丝弦。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参见“ 朱丝 ”。
分類:
琴瑟
瑟上
丝弦
《漢語大詞典》:
朱丝(朱絲)
(1).红色的丝绳。
《
左传·襄公十八年
》
:“ 晋侯 伐 齐 ,将济 河 , 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
《淮南子·说山训》
:“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
:“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
:“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
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
(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
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宋
苏轼
《渚宫》
诗:“緑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分類:
红色
琴瑟
丝绳
熟丝
琴弦
《國語辭典》:
制度
拼音:
zhì dù
1.经制定而为大家共同遵守认同的办事准则。《荀子。儒效》:「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近来器皿都要翻出新样,却不知古人是怎样的制度。」
2.订立法度。《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分類:
制度
规制
制订
制作
规定
规模
法规
品级
样式
历史
服饰
规格
下形
丝弦
法令
礼俗
规范
《國語辭典》:
弦索(絃索)
拼音:
xián suǒ
弦乐器上的丝弦。宋。
苏轼
〈
老人行
〉:「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分類:
弹奏
弦乐
弦乐器
乐器
弦索
北方
戏曲
琵琶
曲艺
三弦
丝弦
伴奏
《國語辭典》:
郎当(郎當)
拼音:
láng dāng
1.衣服宽长不合身。宋。
杨亿
傀垒
诗:「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2.潦倒、落魄的样子。《西湖二集》卷一二:「汝怎生一病郎当至此?莫不是胸中有隐微之事,可细细与我说知。」
3.疲倦、颓倒的样子。《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在山东兖州府码头上,各家的管家打开了银包,兑了多少铜钱,放在皮箱里头,压得那马背郎当,担夫痑软。」
4.年龄的大约之词。如:「二十郎当」。
5.刑具。也作「琅珰」、「锒铛」。
分類:
方言
器物
象声词
衣服
颓败
潦倒
锒铛
器物名
窝囊
疲软
宽大
无力
上下
破败
不成器
狼狈
不称
犯人
称身
洁净
铁索
梳篦
丝弦
《漢語大詞典》:
朱绳(朱繩)
(1).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唐中宗
《授李承嘉户部尚书制》
:“坚同白玉,直若朱绳。” 宋
范仲淹
《移苏州谢两府》
:“佩黄裳之文,庶扬於易教;咏朱绳之直,无忝於诗人。”参见“ 朱丝绳 ”。
(2).红色的帘绳。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
:“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参见“ 朱网 ”。
分類:
红色
弦乐器
色丝
丝弦
《漢語大詞典》:
朱丝绳(朱絲繩)
指琴瑟上的丝弦。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参见“ 朱丝 ”。
分類:
琴瑟
瑟上
丝弦
《漢語大詞典》:
朱网(朱網)
如网络的红色帘幕。古时挂于殿阁或车箱中,用以装饰或防护。
《文选·谢朓〈直中书省〉诗》
:“玲瓏结綺钱,深沉映朱网。” 吕延济 注:“綺钱、朱网,并宫殿之饰也。” 唐
贾彦璋
《宿香山阁》
诗:“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
:“朱网龕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分類:
网络
红色
帘幕
殿阁
车箱
箱中
《漢語大詞典》:
商弦(商絃)
弹奏商调的丝弦。即七弦琴的第二弦。
《
初学记
》
卷十六引
《
三礼图
》
曰:“琴第一絃为宫,次絃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徵,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淮南子·览冥训》
:“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咡丝而商弦絶,或感之也。” 高诱 注:“新丝出,故丝脆,商於五音最细而急,故絶也。” 唐
元稹
《桐花》
诗:“商絃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
:“荡金飈秋色可怜,促商絃秋声堪怨,看寒影堕高簷。”
分類:
弹奏
商调
丝弦
七弦琴
二弦
《漢語大詞典》:
红弦(紅弦)
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唐
李贺
《洛姝真珠》
诗:“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裊云咽深思。” 王琦 汇解:“
张祜
《筝诗》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则红弦乃筝之弦也,以红为色,彼时风尚若此。” 唐
杜牧
《羊栏浦夜陪宴会》
诗:“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裊裊长。”
分類:
乐器
红色
色丝
丝弦
《國語辭典》:
二弦
拼音:
èr xián
胡琴的别名。参见「胡琴」条。
《國語辭典》:
二弦(二絃)
拼音:
èr xián
1.月亮的上弦与下弦。《隋书。卷二○。天文志中》:「二弦之日,日照其侧,人观其傍,故半明半魄也。」
2.比老弦细,比子弦粗的丝弦。
分類:
二弦
丝弦
月
弦之
两根
乐器
弹拨
二胡
二十三日
初八
《國語辭典》:
二胡
拼音:
èr hú
乐器名,擦弦乐器。张二弦,常以五度定弦,木制琴杆,琴筒多呈六角或八角形,蒙以蟒皮,皮上置琴马。用竹制弓杆,张以马尾,穿于两弦之间演奏,属胡琴类乐器之中音乐器。早期因流行于江南一带,也称为「南胡」。经常用于独奏或合奏,属于国乐乐团当中最主要的擦弦乐器。
分類:
二胡
胡琴
一尺
四寸
木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