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东门之墠(东门之墠)  拼音:dōng mén zhī shàn
《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东门之墠,刺乱也。」或亦指男女相思而不得相见之诗。首章二句为:「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国语辞典》:东门之杨(东门之杨)  拼音:dōng mén zhī yáng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东门之杨,刺时也。」或亦指男女相期而不遇之诗。首章二句为:「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国语辞典》:出其东门(出其东门)  拼音:chū qí dōng mén
《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出其东门,闵乱也。」或亦指男子能专爱之诗。首章二句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國語辭典》:东门黄犬(東門黃犬)  拼音:dōng mén huáng quǎn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罪名,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著黄犬到东门外逐兔,哪里有可能啊!」典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南朝陈。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分类字锦》:东门秀色(东门秀色)
郭炯西掖瑞柳赋长充西掖之佳玩迥夺东门之秀色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门之达(東門之達)
谓 东门吴 丧子而能处之旷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王夷甫 悼子,悲不自胜,异 东门 之达也。”参见“ 东门吴 ”。
分類:能处旷达
《漢語大詞典》:东门吴(東門吴)
战国策·秦策三:“ 梁 人有 东门吴 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 东门吴 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事亦见列子·力命。后因以“东门吴”为丧失亲人而胸怀旷达者的典型。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二:“霑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上慙 东门吴 ,下愧 蒙 庄子 。”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而 卢思道 称 邢邵 丧子不慟,自 东门吴 已来,未之有也。”
《漢語大詞典》:东门之役(東門之役)
左传·隐公四年:“ 宋公 、 陈侯 、 蔡 人、 卫 人,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又《隐公五年》:“ 郑 人侵 卫 牧,以报东门之役。”后因以“东门之役”指旧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汪徐相仇:“﹝ 徐必进 ﹞与 汪 ( 汪雅堂 )为桑梓,初处丞固无香火情,比 汪 报东门之役,人亦尤其已甚。”
《漢語大詞典》:东门逐兔(東門逐兔)
见“ 东门黄犬 ”。
《國語辭典》:东门黄犬(東門黃犬)  拼音:dōng mén huáng quǎn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罪名,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著黄犬到东门外逐兔,哪里有可能啊!」典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南朝陈。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漢語大詞典》:牵犬东门(牽犬東門)
见“ 牵黄犬 ”。
《漢語大詞典》:牵黄犬(牽黄犬)
史记·李斯列传:“ 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牵黄犬”、“牵犬东门”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晋书·良吏传·鲁芝:“及 宣帝 起兵诛 爽 , 芝 率餘众犯门斩关,驰出赴 爽 ,劝 爽 曰:‘公居 伊 周 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復可得乎!’” 宋 陆游 《短歌行》:“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 上蔡 门。” 清 尤侗 《放歌》之三:“一朝束缚 咸阳 市,牵犬东门岂可得?”亦省作“ 牵黄 ”。 清 钱谦益 《九日宴集含暉阁醉歌》:“试问中书传仰药,何似 上蔡 行牵黄?”
《漢語大詞典》:抉目东门(抉目東門)
见“ 抉目吴门 ”。
《漢語大詞典》:抉目吴门(抉目吴門)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字 子胥 )劝 吴王 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赐 子胥 剑,令自尽。 子胥 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明 高启 《谒伍相祠》诗:“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吴 门死后忠。”亦作“ 抉目东门 ”、“ 抉目胥门 ”、“ 抉目悬门 ”。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 越 来兵伍?” 高旭 《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泽 呼 张楚 ,抉目 胥门 看沼 吴 。” 傅敷 《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亦省作“ 抉目 ”、“ 抉眼 ”、“ 抉眸 ”。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宋 陆游 《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蔡寅 《丙辰岁除》诗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吴 沼,披髮 伊川 讖陆沉。”
《國語辭典》:东门(東門)  拼音:dōng mén
1.东边的城门。《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汉。张衡〈东京赋〉:「西阻九阿,东门于旋。」
2.复姓。如春秋时有鲁大夫东门归父。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漢語大詞典》:夷门(夷門)
(1). 战国 魏 都城的东门。故址在今 河南 开封 城内东北隅。因在 夷山 之上,故名。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 有隐士曰 侯嬴 ,年七十,家贫,为 大梁 夷门 监者。”
(2).泛指城门。 唐 李华 《奉寄彭城公》诗:“应怜抱关者,贫病老 夷门 。”
(3). 大梁 ( 开封 )的别称。 唐 唐尧客 《大梁行》:“旧国多孤垒, 夷门 荆棘生。” 宋 孙道绚 《滴滴金》词:“梦绕 夷门 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金 赵秉文 《上清宫》诗:“暇日登临近 吹臺 , 夷门 城下访寒梅。”
《漢語大詞典》:夔门(夔門)
指 瞿塘峡 。因地当 川 东门户,故称。为 长江 三峡之一。 宋 陆游 《新春感事》诗之四:“忆到 夔门 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陈毅 《重过三峡》诗:“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剑破 夔门 。”参见“ 瞿塘峡 ”。
《國語辭典》:瞿塘峡(瞿塘峽)  拼音:qū táng xiá
地名。位于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城,至巫山县的黛溪镇,长约八公里,为长江三峡之一。两岸岩壁高峙,江水怒激,峡口滟滪堆,矗立江心,形势险恶,为全蜀江路的门户。也称为「广溪峡」、「夔峡」。
分類:瞿塘峡
《漢語大詞典》:内司
(1). 北朝 魏孝文帝 所置宫中女官名。北史·后妃传序:“ 孝文 改定内官……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僕;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
(2). 宋 代内侍省所属内东门司、合同凭由司、军头引见司等的统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内司官:“内侍省:知省、都知……御輦马、御马院兼提举、诸内司、库藏司所等处。”参阅宋史·职官志六
(3).诸王府的属官。 清 易本烺 《云杜故事》:“ 元统 间,革去羣王内司,併入艺文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