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汜(東汜)
(1).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晋 陆云 《赠郑曼季》诗之二:“声播东汜,响溢南云。” 清 吴伟业 《朝日坛》诗:“即今东汜西崑处,尽入铜壶倒景殊。”
(2).比喻人的少壮期。文选·沈约〈和谢宣城〉诗:“神交疲梦寐,路远隔思存。牵拙谬东汜,浮惰反西崑。” 李周翰 注:“东汜,日初出处,比少壮也。西崑,日入处,比衰老也。”
《漢語大詞典》:七郊
统称古代在郊外祀五帝(东方 青帝 、南方 赤帝 、中央 黄帝 、西方 白帝 、北方 黑帝 )及天地的祭礼。后汉书·曹襃传:“父 充 ,持《庆氏礼》, 建武 中为博士,从巡狩 岱宗 ,定封禪礼。还,受詔议立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礼仪。” 李贤 注:“五帝及天地为七郊。”
《漢語大詞典》:青肝
指肝。肝属东方木位,主青,故称。 唐 皮日休 《晓次神景宫》诗:“緑肠既朱髓,青肝復紫络。”
分類:东方
《漢語大詞典》:鸟服(鳥服)
史记·夏本纪:“ 鸟夷 皮服。” 裴駰 集解:“ 郑玄 曰:‘东方之民搏食鸟兽者。’ 孔安国 曰:‘服其皮,明水害除。’”本谓东方海岛居民以鸟兽皮毛为服。后以“鸟服”借指荒远之地。 南朝 宋 鲍照 《石帆铭》:“在昔鸿荒,刊啟源陆,表里民邦,经纬鸟服。”
《國語辭典》:土库(土庫)  拼音:tǔ kù
1.贮藏私人财物的仓库,通常指坟墓。元。张可久〈落梅风。土库千年调〉曲:「土库千年调,金疮百战功,叹兴亡一场春梦。」《醒世恒言》卷三八:「他生平省俭惜福,不肯过费,俱将来藏置土库中。」
2.城市名。(Turku)为芬兰西南岸的古老城市,濒临奥拉河口。建有全国最大的烟草厂和海军造船厂,通用瑞典及芬兰两种语言。交通便利、工业发达,为芬兰的文化中心及第二大港。
《漢語大詞典》:仄慝
朔日月见于东方之象。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朔而月见东方谓之庂慝。”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庂慝者,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 王先谦 补注:“ 钱大昕 曰:周礼疏引尚书‘五行’《传》作‘侧匿’。匿,正字;慝,借字。亦作‘缩朒’。”庂,一本作“ 仄 ”。
《漢語大詞典》:氐宿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也称天根。
《漢語大詞典》:寄鞮
古时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清 蒋平阶 《送李分虎之滇黔》诗:“荒服开州郡,穷边走寄鞮。”参见“ 寄象 ”。
《漢語大詞典》:寄象
(1).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孔颖达 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諭则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 章炳麟 《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
(2).寄托物象。 南朝 宋 郑道子 《神不灭论》:“悟夫理精於形,神妙於理;寄象传心,粗举其证,庶鉴诸将悟,遂有功於滞惑焉。”
《漢語大詞典》:青钟(青鍾)
青钟大音。代表东方的钟名。为五钟之一。管子·五行:“昔 黄帝 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种: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 尹知章 注:“大音,东方钟名。” 唐 陈子昂 《春台引》:“酒即醉,乐未已,击青钟,歌《渌水》。”
分類:大音东方
《漢語大詞典》:滔风(滔風)
东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 高诱 注:“震气所生,一曰明庶风。”参见“ 八风 ”。
分類:东方
《國語辭典》:八风(八風)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风曰:『寒风』。」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3.佛教用语。指世间能煽动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摩诃止观。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国语辞典》:中国海(中国海)  拼音:zhōng guó hǎi
指太平洋滨临中国大陆东方一带的海面,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漢語大詞典》:东榑(東榑)
东方榑桑。榑桑,即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为日出之处。借指朝阳。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东榑纔吐,西崦已仄。”
分類:东方扶桑
《漢語大詞典》:亢宿
星官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四颗,在室女星座中。宋史·天文志三:“亢宿四星,为天子内朝,总摄天下奏事。”
《漢語大詞典》:五麾
五方色之旗。即东方青旗,南方赤旗,中央黄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范宁 注:“麾,旌幡也。” 杨士勋 疏:“五麾者, 糜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
《漢語大詞典》:泰远(泰遠)
传说中的东方极远之国。尔雅·释地:“东至於 泰远 ,西至於 邠国 ,南至於 濮鈆 ,北至於 祝栗 ,谓之四极。” 郭璞 注:“皆四方极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