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9,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亚洲
洛阳桥
艮背
鳄溪
烟台
濊貊
官帖
冶父
沣水
独鹿
北固山
小平津
中条山
青塞
龛山
《国语辞典》:亚洲(亚洲)  拼音:yà zhōu
Asia
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参见「亚细亚洲」条。
《國語辭典》:洛阳桥(洛陽橋)  拼音:luò yáng qiáo
位于福建省晋江县洛阳江上的一座桥。民间相传宋泉州太守蔡锡修造洛阳桥时,因风涛险恶,难以施工,乃书檄令皂隶夏得海传告海龙王,竟得「醋」字而还。经拆解后,遂于二十一日酉时兴工,桥得以落成。见褚人穫《坚瓠六集。卷一。造洛阳桥》。
《漢語大詞典》:艮背
(1).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 王弼 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艮背却行,氷心自处。”
(2).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吾 闽中 又有三教之术,盖起於 莆 中 林兆恩 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而吾郡人信之者甚众。”
(3).东北隅。背,通“ 北 ”。北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寺之艮背,山之前临,有 确师 禪房。”
《國語辭典》:鳄溪(鱷溪)  拼音:è xī
河川名。在广东省潮安县城东北,唐代时有鳄鱼为害,韩愈曾作文驱之。也作「恶溪」。
《国语辞典》:烟台(烟台)  拼音:yān tái
1.城市名。参见「烟台市」条。
2.地名。位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有十处矿区,煤藏甚富,煤质极佳,多为无烟煤。有南满铁路经过。
《國語辭典》:濊貊  拼音:huì mò
朝鲜族一支,为北貉的一部。汉时居高句丽、沃沮之南,辰韩之北,乐浪之东,东接大海,渠帅封侯。三国六朝时,与中国的关系若断若续,此后其名不见于史册。也作「秽貊」、「秽貊」。
《國語辭典》:濊貊  拼音:wèi mò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古为北貊之一部,在今朝鲜北境。也称为「秽貊」、「獩貊」。
《國語辭典》:官帖  拼音:guān tiè
1.官刻的字帖。
2.清朝户部发给商行的营业许可證。后亦指钞票。如:「你别怀疑这古董的来处,它可是花了大把官帖买来的。」
《漢語大詞典》:官法帖
官府刻印或拓就的名家字帖。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上》:“或云板今在,但不赐尔,故人间尤以官法帖为难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禊序不入选帖:“若以笔墨之妙言之,固当居诸帖之首,乃不得列官法帖中又何哉?”亦省作“ 官帖 ”。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下:“ 欧阳公 《集古跋尾》谓近时有尚书郎 潘师旦 ,以官帖私自模刻於家。”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下:“ 豫章 士友 董良史 家有法帖石本数卷,与 淳化 官帖规模相似,而笔意差弱,似不逮所见诸本,且不知所出。”
《国语辞典》:冶父  拼音:yě fǔ
1.城市名。位于湖北省江陵县东南。
2.山名。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相传为欧冶子铸剑之处,故名。
《国语辞典》:沣水(沣水)  拼音:fēng shuǐ
河川名。源出陕西省宁陕县东北的秦岭,西北流经长安,纳潏水,注入渭河。也作「丰水」、「酆水」。
《漢語大詞典》:独鹿(獨鹿)
(1).剑名。一说即鸱夷。革囊。《荀子·成相》:“欲对衷,言不从,恐为 子胥 身离凶。进諫不听,剄而独鹿弃之 江 。” 杨倞 注:“独鹿与属鏤同,本亦或作属鏤, 吴王 夫差 赐 子胥 之剑名。”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而犹以也,谓剄以独鹿也,古者而与以同义。”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 黄县 、 蓬莱 间人皆以独鹿为酒器名。此言独鹿盖为革囊盛尸,所谓鴟夷者也。”
(2).旋风。太平御览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兵之要,唯风为急,扶摇独鹿之风,大起军中,军中必有反者。”
(3).地名。即 涿鹿 。在 河北省 涿鹿县 西,为古代东北夷所居之地。逸周书·史书:“﹝ 阪泉氏 ﹞徙居至于 独鹿 ,诸侯畔之, 阪泉 以亡。”逸周书·王会:“ 独鹿 卭卭,卭卭善走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三:“ 独鹿 亦东北夷,非西方之夷也。‘独’与‘涿’古音相近, 独鹿 即 涿鹿 也。汉书·武帝纪‘行幸歷 独鹿 、 鸣泽 ’, 服虔 曰:‘ 独鹿 ,山名,在 涿郡 。’史记·五帝纪‘ 黄帝 与 蚩尤 战于 涿鹿 之野’,集解亦引 服虔 曰:‘ 涿鹿 ,山名,在 涿郡 。’是 独鹿 即 涿鹿 。其地在今 宣化府 保安州 南。”
《國語辭典》:北固山  拼音:běi gù shān
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方,三面临水,山下临长江,形势险固,故称为「北固山」。与金山、焦山合称为「京口三山」。
《漢語大詞典》:小平津
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东汉 灵帝 时于此设关,为 河南 八关之一。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孟津县》
《国语辞典》:中条山(中条山)  拼音:zhōng tiáo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连太行山,南临黄河,西北为汾河谷地,隔黄河与秦岭山区相望。
《漢語大詞典》:青塞
指今 甘肃省 东北 环县 青山 一带。古为 北地郡 ,地近 长城 。 东汉 建武 六年,大将 冯异 曾进军 义渠 ,并领 北地 太守, 青山胡 率众归降。后因以“青塞”泛指边塞,边地。见后汉书·冯异传。 唐 张籍 《塞上曲》:“将军閲兵 青塞 下,鸣鼓鼕鼕促猎围。”
《国语辞典》:龛山(龛山)  拼音:kān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钱塘江南岸,其形如龛,故称为「龛山」。与嘉兴市辖海宁市的赭山隔江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