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逸调
逸致
趋世
凡眼
高超
迈俗
尘意
波委
世外人
尘气
媚俗
世语
徇世
尘物
弃俗
《漢語大詞典》:逸调(逸調)
(1).失传的曲调、乐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才英》:“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瑶山 广乐,备逸调於宫悬; 洞庭 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徧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
(2).超脱世俗的曲调。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倘使 陈留 逸调,下探 柯亭 之篠; 会稽 阴德,傍眷 餘溪 之蔡。则迴眸之报,不独著於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於往笛?”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故其旌逸调,赏清词,锡綵繒而甚众。”
(3).超脱世俗的格调。 唐 卢纶 《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诗:“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虯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漢語大詞典》:逸致
(1).超脱世俗的意态。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钟会 ﹞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衡山 《溪山清远图卷》,茅屋数椽,小童远远渡桥而至,极有逸致。” 叶圣陶 《灵台艳影》:“ 吴下 白生 ……作画亦楚楚有逸致。”
(2).闲适安逸的情致。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牵。”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木》:“是我於花之未开,先享於无穷逸致矣。”《郁达夫游记·感伤的行旅》:“不过细雨骑驴,延着七里 山塘 ,缓缓的去奠拜 真娘 之墓的那种逸致,实在也尽值得我们的怀忆的。”
《漢語大詞典》:趋世(趨世)
奔走于世俗之事。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人皆趋世,出世者谁?” 宋 林逋 《赠胡乂》诗:“高节嫌趋世,常流笑学仙。”
分類:奔走世俗
《國語辭典》:凡眼  拼音:fán yǎn
平庸的眼光或普通的见识。如:「一般的凡眼,怎能识得真正的千里马?」宋。陆游 次韵邢德允见赠:「马骏初非凡眼识,源深终与大川通。」《红楼梦》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
《國語辭典》:高超  拼音:gāo chāo
超越尘俗。三国魏。阮藉〈答伏羲书〉:「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
《漢語大詞典》:迈俗(邁俗)
超脱世俗。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 刘孝标 注引《向秀别传》:“ 秀 与 嵇康 、 吕安 为友,趣舍不同。 嵇康 傲世不羈, 安 放逸迈俗,而 秀 雅好读书。”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齐 人 王达灵 者,高士也。精覈九经,该博诸子,肥遯迈俗,日无全人。” 清 梅曾亮 《〈耻躬堂文集〉序》:“然尝自言吾文不欲学古人,则诗又岂规规於古人哉?特其迈俗慷慨之气,有与古人同者。”
《漢語大詞典》:尘意(塵意)
世俗的意念。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诗:“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
分類:世俗意念
《漢語大詞典》:波委
(1).如水波聚积。形容众多。 唐 李逢吉 《石壁寺甘露义坛碑》:“入货者波委,就役者子来。”
(2).随波浮沉。比喻追随世俗。 清 黄宗羲 《黄孚先诗序》:“ 孚先 情意真挚,不随世俗波委。”
《漢語大詞典》:世外人
(1).超脱世俗之人。 宋 苏轼 《题卢鸿一〈学士堂图〉》诗:“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録。”
(2).指僧道、神仙。 宋 陈师道 《寄参寥》诗:“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意世外人必不知八股业,乃炫其冠军之作。”
《漢語大詞典》:尘气(塵氣)
(1).犹尘雾,烟尘。吕氏春秋·期贤:“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
(2).世俗之气。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三:“ 刘方叔 作致语云:‘ 东坡道人 笔下无一点尘气, 小范老子 胸中有十万兵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陶:“ 陶 工赋诗,无一点尘气,於晚 唐 诸人中最得平淡。”
《漢語大詞典》:媚俗
迎合于世俗。 明 高启 《妫蜼子歌》:“不詰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 齐白石 就说过这样的话:‘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漢語大詞典》:世语(世語)
(1).世俗的言论。《无量寿经》卷下:“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明 刘基 《招隐》:“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2).俗语。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唯 王 、 宋 著书,叙 元 、 高 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
《漢語大詞典》:徇世
随顺世俗。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故百家所摭,若晓而昧,又搢绅之儒,不谓雅训,遂令徇世而不深於道者,仗史籍而抑至理,从近情而忽远化,困精神於永劫,岂不痛哉!”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与其彊情而徇世,寧若任真以自放也。”
《漢語大詞典》:尘物(塵物)
世俗之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遗情捨尘物,贞观丘壑美。”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邵景说》:“寡欲弃尘物,幽栖抗云表。”
分類:世俗
《漢語大詞典》:弃俗(棄俗)
脱离世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俗登仙。”《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这个和尚是 温州 人氏,姓 陈 名 义 ,三举不第,因此弃俗出家,在 灵隐寺 做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