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偶俗
倚人
越世
俗格
方外人
牵世
伤世
漫士
俗家
世华
末务
背世
时眼
轻俗
尘言
《漢語大詞典》:偶俗
(1).谓迎合世俗。后汉书·吴良传:“每处大议,輒据经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时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飇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説诗迷頽靡,偶俗伤趋竞。”
(2).指与俗人共处。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张之象》:“公既性不偶俗,独喜闭户著书,冬夏不輟。”
《漢語大詞典》:倚人
谓怪僻而不合于世俗的人。庄子·天下:“南方有倚人焉,曰 黄繚 。” 陆德明 释文:“倚,本或作‘畸’。” 成玄英 疏:“住在南方,姓 黄 名 繚 ,不偶於俗,羈异於人,游方之外,贤士者也。”
《漢語大詞典》:越世
超越世俗;胜过一般。世说新语·赏誉下“后来出人郗嘉宾”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超 ( 郗超 )少有才气,越世负俗,不循常检。”
《漢語大詞典》:俗格
世俗的情趣、格调。 宋 梅尧臣 《胡公踈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託情忘俗格。”
《國語辭典》:方外人  拼音:fāng wài rén
称僧道等出家人。《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天下督抚谁不护短?这官保已经是难得的了。」也作「方外之士」、「方外之人」。
《漢語大詞典》:牵世(牽世)
为世俗所牵拘。语出 汉 邹阳 《狱中上梁孝王书》:“此二国岂拘於俗,牵於世,繫奇偏之辞哉!”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
分類:世俗牵拘
《漢語大詞典》:伤世(傷世)
伤害世俗的教化。史记·乐书:“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 张守节 正义:“乐教不时,伤世俗之化也。”
《漢語大詞典》:漫士
不受世俗约束的文人。 宋 邓椿 画继卷三:“ 襄阳 漫士 米黻 ,字 元章 ,尝自述云:‘黻即芾也’,即作 芾 。”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老宜称漫士,穷喜备残黎。”
《國語辭典》:俗家  拼音:sú jiā
1.常人。相对于僧道而言。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意只如此。」
2.僧道等出家人称本生父母的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俗家探亲,却要回去。」
《漢語大詞典》:世华(世華)
世俗的荣华。 晋 陆云 《荣启期赞》:“耽此三乐,遗彼世华。” 唐 王绩 《策杖寻隐士》诗:“岁岁长如此,方知轻世华。”
分類:世俗荣华
《漢語大詞典》:末务(末務)
(1).世俗琐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设有哲人大才,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废伪去欲,执大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在官折节於奔走,悉力於米盐之末务,此固任小者之常,无不自安之意。”
(2).非根本的事;次要的事。 清 方苞 《周公论》:“形胜者守国之末务,而圣人亦不废。” 章炳麟 《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於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國語辭典》:背世  拼音:bèi shì
1.违背世俗。三国魏。曹植七启〉:「予闻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
2.离开尘世。比喻死去。晋。潘岳 杨仲武诔:「如何短折,背世湮沉,呜呼哀哉!」
《漢語大詞典》:时眼(時眼)
世俗的眼光。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柄文者承弊袭常,方工雕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
《漢語大詞典》:轻俗(輕俗)
(1).轻视世俗。荀子·礼论:“暴慢、恣睢、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三国志·魏志·刘廙传:“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高凤赞》:“轻俗无际,肆志莫羈。”
(2).轻浮鄙俗。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周越 ﹞在 天圣 、 景祐 间以书得名,轻俗不近古,无足取也。”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为词﹞必不可臆造纤靡之辞,自落轻俗之习。”
《漢語大詞典》:尘言(塵言)
世俗的言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上·巢父赞》:“ 巢父 鸟栖,弗营栋宇, 由 ( 许由 )进尘言,严挥不与。”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玩思诗书,无出伦之异见;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
分類:世俗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