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谙(不谙)  拼音:bù ān
不熟悉、不清楚。《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红楼梦》第四回:「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夥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国语辞典》:言不谙典(言不谙典)  拼音:yán bù ān diǎn
说话遣词不熟悉经典。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国语辞典》:不谙事务(不谙事务)  拼音:bù ān shì wù
不了解世事、社会状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安卿道:『我儿不谙事务,听我道来。』」
《漢語大詞典》:固蔽
谓蔽塞不聪,不谙事理。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儒者袭其故智而不察,非昏罔则固蔽,乌足以识道!” 清 黄遵宪 《与任公书》:“若 中国 旧习,病在尊大,病在固蔽,非病在不能保守也。”
《国语辞典》:泥塞竹管  拼音:ní sè zhú guǎn
比喻人不谙事理,一窍不通。《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也作「黑漆皮灯」。
分类:不谙事理
《国语辞典》:大头兵(大头兵)  拼音:dà tóu bīng
指刚入伍,不谙军中规则的士兵。如:「刚入伍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头兵。」
《国语辞典》:糙人  拼音:cāo rén
不谙礼俗规矩的粗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弟,你瞧愚兄是个糙人,也不懂得如今那些拜老师收门生的规矩。」
《國語辭典》:操刀伤锦(操刀傷錦)  拼音:cāo dāo shāng jǐn
春秋时,郑国子皮想重用年轻、阅历少的尹何为邑大夫,使其学习治国法。但子产反对,以舍不得将美锦绸拿去学习裁缝,却舍得用才浅者去治理邑都,是轻百姓重锦绸的做法来劝谕子皮。典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后比喻将权力授予才能、经历薄弱者,必招致失败。北魏。温子升〈西河王谢太尉表〉:「常恐执辔轻轮,操刀伤锦。」
《漢語大詞典》:牛吃蟹
方言。谓不谙其事,胡乱而为。亦为勉强而为的自谦之词。 高晓声 《陈奂生转业》五:“‘牛吃蟹!’ 吴楚 骂了一句:‘这又不是河泥、猪灰,能随便要吗!’”如:我是电工,做这木工的事,实在是牛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