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丧律(喪律)
谓丧失军纪,军中律令不行。多用为军事失利的婉辞。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边兵丧律,王略未恢。”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近者 辽 军 张立遇 等丧律,实由内外不同心。”参见“ 失律 ”。
《漢語大詞典》:失律
(1).军行无纪律。易·师:“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后以指战事失利。宋书·张永传:“﹝ 张永 ﹞以北讨失律,固求自贬,降号左将军。” 唐 杜甫 《入衡州》诗:“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 庆历 壬年岁,王师失律於 西河 好水川 ,亡没数巨将 刘平 、 葛怀敏 、 任福 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有旨以失律诛 郝壮猷 ,於是诸将咸思进兵。”
(2).指诗、词不合格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世多言 白乐天 用‘相’字,多从俗语作‘思必切’,如‘为问 长安 月,如何不相离’是也。然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声,至今犹然,不独 乐天 。老 杜 云:‘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亦从入声读,乃不失律。”
《漢語大詞典》:沈塞
(1).谓不行于世。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嗟道义之沉塞,愍生民之颠沛。”
(2).谓沉物填塞。
(3).犹渊塞。沉静笃实。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之父曰 海 ,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 许 汴 之间。”
《漢語大詞典》:三忧(三憂)
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韩诗外传》卷一:“ 孔子 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國語辭典》:不中用  拼音:bù zhōng yòng
1.不合用。《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红楼梦》第一四回:「你要快也不中用。他们该作到那里的,自然就有了。」
2.没有才能。《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落后他父亲死了,他是个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又不会作生意,坐吃山崩,把些田地都弄的精光。」
3.比喻人病重即将死去,已无法挽救。《红楼梦》第一六回:「我昨儿才瞧了他来,还明明白白,怎么就不中用了?」《红楼梦》第二五回:「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
《漢語大詞典》:彝犹(彝猶)
夷犹。迟疑不行貌。 清 方文 《淮渎敕》诗:“今冬有客 淮南 游,经过瀆庙聊彝犹。”
分類:迟疑不行
《漢語大詞典》:俞咈
犹言赞成和反对。咈,犹言否、不行。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稍存俞咈词,不害于喁唱。”
《漢語大詞典》:弭辔(弭轡)
止辔不行。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发 卞口 而游歷,迄 西山 而弭轡。” 唐 独孤及 《梦远游赋》:“ 羲和 未及弭轡,荣枯纷而万变。”
分類:不行
《漢語大詞典》:三违(三違)
(1).谓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礼记·表记:“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 郑玄 注:“违,犹去也。利禄,言为贪禄留也。臣以道去君,至於三而不遂去,是贪禄。”
(2).谓三度未见。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诗:“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國語辭典》:哑酒(啞酒)  拼音:yǎ jiǔ
纯喝酒而不行令猜拳或唱歌助兴。《金瓶梅》第三五回:「你应二爹一生不吃哑酒,自誇你会唱的南曲,我不曾听见,今日你好歹唱个儿,我才吃这钟酒。」
《國語辭典》:理塞  拼音:lǐ sè
1.脉理闭结。《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
2.义理不行。《淮南子。泛论》:「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家之所以亡者,理塞也。」
《漢語大詞典》:站眙
久立而不行走。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淮 南称久立不前曰站眙。”
《国语辞典》:罗汉身子(罗汉身子)  拼音:luó hàn shēn zi
妇女终身不行经的生理情况。
《国语辞典》:一秤不抵一秤  拼音:yī chèng bù dǐ yī chèng
情形越来越糟,越来越不行。《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可是我们亲家太太,说的一个甚么一秤不抵一秤的。」
分类:情形不行
《国语辞典》:消灭时效(消灭时效)  拼音:xiāo miè shí xiào
法律上指凡请求权经过一定连续期间而不行使,以致权利归于消灭的法律事实。
《国语辞典》:充内行(充内行)  拼音:chōng nèi háng
假装为内行,不行假装行。《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你不用充内行了,我拣可吃的给你拿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