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北海觞
 
北海酒
  
孔坐多绿醽
 
孔融尊
 
孔融怜才
 
孔融樽
 
孔融满座
 
孔融开樽
 
尊倾北海
 
尊酒不空
 
尊开北海
 
师北海
 
常满坐中客
 
座上北海
 
怀北海
 
文举坐
 
文举荐贤
 
文举酒
 
樽空忧
 
樽开孔融
 
满座空尊
  
融酒
 
酒不空
 
开尊北海

相关人物
孔融


《艺文类聚》卷二十六〈人部十·言志〉~465~
《张璠汉纪》曰:孔融拜太中大夫,虽居家失势,宾客日满其门,爱才乐士。常若不足,每叹曰:「坐上宾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列传〉
岁馀,复拜太中大夫。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简释

北海樽:咏饮宴。宋陆游《石帆山下》:“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


例句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情溢于辞顾惟疏芜曷用酬戴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亦诗人咏叹不足之义也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

荐贤比文举,理郡迈文翁。 权德舆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

醉沉北海千樽酒,吟上南荆百尺楼。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

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白居易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 卢照邻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融酒徒誇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 罗隐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北海尊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 罗隐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常对孔融樽。 罗隐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

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孔融不要留残脍,庾悦无端吝子鹅。 陆龟蒙 蔬食

典故
一囊诗稿
  
古锦句囊
  
古锦诗囊
 
呕心囊句
 
囊不空
 
囊中诗
 
囊句
 
囊诗贮锦
 
囊开古锦
   
奚奴背诗笈
 
奚奴锦
 
探古锦
 
昌谷空囊
 
李贺诗囊
 
秀句盈囊
  
背锦
  
诗囊羞涩
 
诗满囊
 
贺囊佳制
  
锦囊公子
 
锦囊奚奴
 
锦囊诗
 
锦囊诗句

相关人物
李贺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849~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漢語大詞典》:北海尊
亦作“ 北海樽 ”。 汉 末 孔融 为 北海 相,时称 孔北海 。 融 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唐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诗:“未奏 东山 妓,先倾 北海 尊。”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满座还开 北海 樽。” 清 赵翼 《重过灵岩山馆》诗:“旌麾 三楚 镇雄繁,预拟归开 北海 樽。”
分類:北海
《漢語大詞典》:北海樽
见“ 北海尊 ”。
《漢語大詞典》:北海尊
亦作“ 北海樽 ”。 汉 末 孔融 为 北海 相,时称 孔北海 。 融 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唐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诗:“未奏 东山 妓,先倾 北海 尊。”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满座还开 北海 樽。” 清 赵翼 《重过灵岩山馆》诗:“旌麾 三楚 镇雄繁,预拟归开 北海 樽。”
分類:北海
《國語辭典》:坐上客  拼音:zuò shàng kè
座席上的客人。比喻受人礼遇的贵宾。《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也作「座上客」。
《漢語大詞典》:融尊
后汉书·孔融传:“﹝ 融 ﹞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恆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后因以“融尊”为酒杯的典故。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且乘閒, 孙 阁长开, 融 尊盛举。”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 郑 驛,时倒 融 尊。”
分類:酒杯
《漢語大詞典》:古锦(古錦)
(1).年代久远的锦缎。
(2).见“ 古锦囊 ”。
分類:久远锦缎
《漢語大詞典》:古锦囊(古錦囊)
用年代久远的锦缎制成的袋。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及暮归,足成之。”亦省作“ 古锦 ”。专指贮诗之袋。 宋 韩维 《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诗:“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乾。” 樊增祥 《再示儿辈》诗:“雅人深致循良事,都被先生古锦收。”
分類:久远锦缎
《漢語大詞典》:古锦囊(古錦囊)
用年代久远的锦缎制成的袋。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及暮归,足成之。”亦省作“ 古锦 ”。专指贮诗之袋。 宋 韩维 《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诗:“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乾。” 樊增祥 《再示儿辈》诗:“雅人深致循良事,都被先生古锦收。”
分類:久远锦缎
《漢語大詞典》:奚囊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宋 楼钥 《山阴道中》诗:“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元 柳贯 《夜行溪谷间梅花迎路》诗:“正为先生行役苦,故留皴玉荐奚囊。”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彩句奚囊满,牙籤鄴架盈。”
分類:诗囊
《國語辭典》:奚奴  拼音:xī nú
僮仆。《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也称为「奚童」。
《漢語大詞典》:罗囊(羅囊)
(1).丝袋。宋史·仪卫志六:“絳麾,如幢,止三层,紫罗囊蒙之。”
(2).指作佩饰的丝质香袋。 明 王彦泓 《踏春词》:“偶因裙带换,忘却紫罗囊。”
分類:佩饰丝质
《國語辭典》:诗囊(詩囊)  拼音:shī náng
1.盛诗稿的锦囊。宋。陆游 春日杂赋诗:「退红衣焙熏香冷,古锦诗囊觅句忙。」
2.诗情。元。纳新〈送道士张宗岳奉贺正旦表朝京竣事还龙虎山〉诗:「河朔游尘随骑气,江南清梦入诗囊。」
《國語辭典》:锦囊(錦囊)  拼音:jǐn náng
1.锦缎制的袋子。古人用来珍藏诗稿或机密贵重的物品。《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以锦囊盛武帝纳衣,掷地以示上。」《三国演义》第六回:「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
2.比喻佳作的诗稿。唐。李商隐〈灯〉诗:「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國語辭典》:锦囊佳句(錦囊佳句)  拼音:jǐn náng jiā jù
唐人李贺七岁便能作辞章,每日背著一个锦囊,遇有灵感即创作诗句投入囊中的故事。典出《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后用以称赞优美的诗句。《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也作「锦囊佳制」。
分類:优美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