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获免(獲免)
(1).得以避免(不利、不幸之事等)。后汉书·宋弘传:“ 赤眉 入 长安 ,遣使徵 弘 ……﹝ 弘 ﹞自投於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二:“ 项羽 将因会 高祖 ,危 高祖 …… 项伯 终护 高祖 ,以获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饶德操 ﹞尝醉赴 汴水 ,适遇客舟,救之获免。” 梁启超 《新民说发端》:“不自摄生,而怨风雪暴暵波涛瘴癘之无情,非直彼不任受,而我亦岂以善怨而获免耶!”
(2).得到赦免。 宋 欧阳修 《纵囚论》:“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復来乎?”
《國語辭典》:百罹  拼音:bǎi lí
百忧。比喻困难重重。晋。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晋。卢谌 赠刘琨诗:「五臣奚与,契阔百罹。」
《國語辭典》:玉碎  拼音:yù suì
1.玉石碎烂。
2.比喻为保持气节而牺牲。《北齐书。卷四一。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3.比喻清脆的声音。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国语辞典》:乐祸(乐祸)  拼音:lè huò
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年》:「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以别人的不幸遭遇为乐。《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僄狡锋协,好乱乐祸。」
《國語辭典》:谨慎(謹慎)  拼音:jǐn shèn
小心仔细。《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红楼梦》第五三回:「故于前日一病时,净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治。」
《漢語大詞典》:家祸(家禍)
家庭的灾祸或不幸遭遇。左传·昭公十二年:“ 昭子 曰:‘ 叔孙氏 有家祸,杀适立庶,故 婼 也及此。’”后汉书·袁绍传:“是时豪杰既多附 绍 ,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 袁氏 为名。”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方喜便于庭闈,遽已罹于家祸。”
《國語辭典》:失事  拼音:shī shì
1.误事。汉。黄石公《素书。安礼》:「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三国演义》第七○回:「吾弟自来饮酒失事,军师何故反送酒与他?」
2.发生意外的事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州牧几日前曾见这张失事的报单过,晓得是真情。」
《國語辭典》:沉溺  拼音:chén nì
1.沉没。《韩非子。说疑》:「饥饿于山谷,或沉溺于水泉。」
2.积习太深。《后汉书。卷三六。陈元传》:「今论者沉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
3.湿疾。《左传。成公六年》:「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
4.陷于困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
《國語辭典》:临头(臨頭)  拼音:lín tóu
1.到来、落到头上。多指不幸的事情或祸患。如:「大难临头」、「灾祸临头」、「死到临头」。
2.临了、到达尽头。如:「我看这事要到临头才知吉凶」。
《漢語大詞典》:百罗(百羅)
种种不幸的遭遇。 晋 戴逵 《释疑论》:“又有束修履道,言行无伤,而天罚人楚,百罗备婴。”参见“ 百罹 ”。
《國語辭典》:百罹  拼音:bǎi lí
百忧。比喻困难重重。晋。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晋。卢谌 赠刘琨诗:「五臣奚与,契阔百罹。」
《漢語大詞典》:遭事
谓遭遇不幸的事。 句道兴 本搜神记:“后 齐 人遭事楚身狱中。”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不怕夜黑天阴,看着那人家是明亮亮的,下去不但不得手,巧了就会遭事。”
分類:遭遇不幸
《漢語大詞典》:木灾(木災)
(1).谓以为料制做器皿是木的不幸。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 金 元好问 《蒲桃酒赋》:“吾然后知珪璋玉毁,青黄木灾。”
(2).谓浪用木材以雕版印书。犹言祸枣灾梨。 明 李贽 《与焦从吾》:“如《解老》等,祗宜欲览者各抄一册,不宜为木灾也。”
《國語辭典》:悲剧(悲劇)  拼音:bēi jù
1.以不幸遭遇为主题的戏剧。在情节布局中主角的命运往往悲惨不幸,进而引起观众的同情。
2.比喻悲惨不幸的事件。如:「酒后切勿驾车,以免酿成悲剧。」
《漢語大詞典》:贾屈(賈屈)
指 贾谊 和 屈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人均爱国忧民,而终遭不幸,故并称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嘆过 孙阳 ,放同 贾 屈 。”
《漢語大詞典》:薄佑(薄祐)
缺少神明的佑助。犹不幸。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薄祐不天,早离大忧。”《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既以薄祐,早离顾復,属遭大忧,悲怀感伤。”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 如来 再叹,愍其薄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