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不住(對不住)  拼音:duì bù zhù
对人表示抱歉。《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钱县令巴不得有这一句话,省得他为难,有什么不遵谕的,却故意说道:『只是对不住陆大人。』」也作「对不起」。
《漢語大詞典》:打不住
不止;超过某个标准。例如:每人十元的伙食标准是打不住的。
不够。例如:承包这项工程,3个月是打不住的。
没打着。例如:打不住狐狸反惹一手臊。
《國語辭典》:纸包不住火(紙包不住火)  拼音:zhǐ bāo bù zhù huǒ
比喻丑陋的事情,终究会被揭露,无法隐藏,就像纸张无法包住火一样。如:「所谓『纸包不住火』,他终究会知道真相,你不如趁早告诉他。」
《漢語大詞典》:纸里包不住火(紙裏包不住火)
见“ 纸包不住火 ”。
《國語辭典》:纸包不住火(紙包不住火)  拼音:zhǐ bāo bù zhù huǒ
比喻丑陋的事情,终究会被揭露,无法隐藏,就像纸张无法包住火一样。如:「所谓『纸包不住火』,他终究会知道真相,你不如趁早告诉他。」
《国语辞典》:掌不住  拼音:zhǎng bù zhù
忍不住。《红楼梦》第四○回:「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分类:忍不住
《国语辞典》:拿把不住  拼音:ná bǎ bù zhù
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如:「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不只是大家的意见反反覆覆,连我自己都有点儿拿把不住了。」
《国语辞典》:立不住脚(立不住脚)  拼音:lì bù zhù jiǎo
站立不住。如:「他大病一场,以致身体虚弱,到现在都还立不住脚。」《西游记》第七一回:「那春娇果然渐觉困倦,立不住脚,摇桩打盹。」后比喻缺乏稳固的基础。如:「他这个说法,纯属个人偏见,事实上是立不住脚的。」
分类:站立不住
《国语辞典》:捉身不住  拼音:zhuō shēn bù zhù
1.把持不住身体。《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个恶物如茶盘大,看不甚明白,望著杨公扑将来。……杨公惊得捉身不住。」
2.不能坚持行为操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看这妇人,日里也骚托托的,做妖撒妖,捉身不住。」
《国语辞典》:捉脚不住(捉脚不住)  拼音:zhuō jiǎo bù zhù
站不稳。《水浒传》第一六回:「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扒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
分类:不稳
《国语辞典》:心头小鹿撞个不住(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拼音:xīn tóu xiǎo lù zhuàng ge bù zhù
形容因紧张而心跳不已。《负曝闲谈》第九回:「不要说是看见了和尚头才担心事,就是看见了天生的秃子,也觉得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国语辞典》:招架不住  拼音:zhāo jià bù zhù
无法抵挡或没有力量再支撑下去。《封神演义》第四八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阵内便走。」
《国语辞典》:站不住脚(站不住脚)  拼音:zhàn bù zhù jiǎo
1.匆忙急迫的样子。如:「他整天东奔西跑的,站不住脚儿,不晓得都忙些什么!」
2.理由不足,无法坚持立场。如:「他说的那套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国语辞典》:憋不住  拼音:biē bù zhù
忍不住。如:「他向来憋不住心里的话。」
分类:忍不住
《国语辞典》:撑不住(撑不住)  拼音:chēng bù zhù
支持不住。如:「这门很重,他撑不住,赶快找人来帮忙。」
分类:支持不住
《国语辞典》:不住眼  拼音:bù zhù yǎn
不停的注视。如:「进来了这么一个奇怪的人,大家都不住眼的盯著他。」
分类:不停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