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新駻
刚配上马鞍供骑坐的烈马。 宋 王令 《寄满子权》诗:“子方勇自树,解轡纵新駻。”
《漢語大詞典》:坠凳(墜凳)
亦作“ 坠蹬 ”。亦作“ 坠鐙 ”。 向下拉正马镫,侍候尊长上马。亦表示对人敬仰,甘执贱役之意。 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长者在上,小生只合执鞭坠凳,尤恐无福,焉敢当此。”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见两个太监,牵着一匹御用的马,请 庄徵君 上去骑着,两个太监跪着坠蹬。”红楼梦第五二回:“老嬷嬷又嘱咐他们些话,六个人连应了几个‘是’,忙捧鞍坠鐙, 寳玉 慢慢的上了马。”
《漢語大詞典》:骗石(騙石)
上马时的踏脚石。新唐书·李景让传:“ 李琢 罢 浙 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及去,命斸其骗石焉。”
《国语辞典》:拍马挺鎗(拍马挺鎗)  拼音:pāi mǎ tǐng qiāng
骑上马匹手拿鎗械,准备迎战。《水浒传》第二回:「史进也怒抡手中刀,骤坐下马,来迎战陈达,陈达也拍马挺鎗来迎史进。」
《国语辞典》:马不及鞍(马不及鞍)  拼音:mǎ bù jí ān
来不及安上马鞍。比喻仓促慌乱。如:「火山突然爆发,附近居民马不及鞍地逃命。」《三国演义》第一回:「火燄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国语辞典》:跃马扬鞭(跃马扬鞭)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跳上马背挥动鞭子。形容飞快奔驰前进。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亲承朝命赈饥荒,跃马扬鞭到此方。」
《国语辞典》:上马石(上马石)  拼音:shàng mǎ shí
古代富贵人家置于门前供垫脚上马的石头。
《漢語大詞典》:盖韭
冬天种在阳畦里的韭菜,夜间盖上马粪、麦糠等,白天扒掉。
《漢語大詞典》:认镫(認鐙)
脚踏马镫。指上马。红楼梦第四七回:“説着,丢下了 薛蟠 ,便牵马认证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认鐙,脚尖钻进马鐙。这里即指‘上马’。”《三侠五义》第三回:“ 包公 认鐙乘骑,带了 包兴 ,竟奔京师。”